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绘制全球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地理分布图,描述不同地区的MTBC主要谱系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  利用TB-Profiler平台MTBC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和耐药检测结果,绘制全球MTBC谱系分布图,并根据不同地域、亚谱系的层次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  Lineage 4谱系在全球分布最广,Lineage 2谱系耐药发生率最高。  结论  世界范围内MTBC谱系的地理分布及不同谱系间耐药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四物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对气阴不足、痰湿蕴阻证产后褥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 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产后护理之家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48 例气阴不足、痰湿蕴阻证产后褥汗症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四物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多汗症疾病严重程度量表(HDS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DSS、EPD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治疗产后褥汗症使用中医辨证论治法较西医营养支持疗法有效性显著增高,临床中更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围绕新冠疫情期间月子中心防疫方案建设,尤其是基于医院运营管理的月子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探讨疫情防控方案、防控机制、防控管理小组建设,并以苏州京东方医院为例,进行剖析和论述,有效地论证了中西医结合防疫、防疫与病房管理有机融合的方法。认为:基于医院管理运营的月子中心不仅需要满足常态化防疫和全链条防控的基本要求,更需要在“医院内感控制度—家庭伦理亲情—贴心服务”三个维度上做到完美兼顾,除加强宏观防控机制建设外,还需要在诸多细节方面,如月子房环境消杀、新生儿护理、健康监测、卫教宣导、防控培训、心理辅导、访视规则、临时入住流程、发热情况处理、中医防疫等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中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随运动时间变化的特征,揭示该运动过程中下肢主要用力肌肉的协同活动规律。方法:10名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男7名,女3名,年龄21.5±4.7岁)在Wattbike功率自行车上进行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记录输出功率、蹬踏频率和下肢股直肌、股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胫骨前肌、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并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运动影像。基于运动影像确定蹬踏周期起止点。基于表面肌电信号获取各测试肌肉的肌电中值频率、活动水平、激活时间和三组肌肉的协同收缩比率(CAI胫骨前肌/比目鱼肌、CAI股肌/腓肠肌、CAI股肌/腘绳肌)。结果:在运动结束即刻,蹬踏频率和输出功率分别相对于最大值下降了21.51%±5.40%和56.17%±9.91%。股直肌、股肌、腓肠肌肌电幅值、激活时间和肌电中值频率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表现出单调递减(P<0.05)。肌肉协同收缩比率CAI胫骨前肌/比目鱼肌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单调递增,而协同收缩比率CAI股肌/腓肠肌表现出单调递减趋势(P<0.05)。结论:在30秒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中,股直肌、股肌、胫骨前肌、腓肠肌都出现较深的肌肉疲劳。在此过程中,下肢肌肉的协同活动呈现非同步性的变化,引起股肌-腓肠肌动力传递效率下降和踝关节拮抗肌共收缩比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热敏点蜂刺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AS患者分为蜂刺治疗组和热敏点蜂刺治疗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BASFI平均得分和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及ASAS20比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BASFI平均得分和BASDAI后两项的平均值及ASAS20比例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蜂刺治疗组相比,热敏点蜂刺治疗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蜂刺疗法和热敏灸疗法,两种疗法疗效确切,联合治疗AS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36岁,因左侧下眼睑反复出现水肿性红斑4年,近期红斑、水肿加重,于2018年11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下眼睑出现水肿性红斑,无触痛,无瘙痒不适,反复发作,至外院曾口服甲泼尼龙有效,但停药后仍复发,近期无明显诱因红斑、肿胀加重,遂至我院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无发热乏力,日晒后皮疹无明显变化,无口腔溃疡,无关节疼痛,雷诺征阴性,无外  相似文献   
7.
SOX基因异常表达与胃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X基因家族是一类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该家族成员在性别决定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OC蛋白的典型特征就是具有一个保守的HMG基序.研究发现,SOX基因异常表达与胃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如SOX2基因的表达下调和SOX18基因的过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SOX4基因的高表达、SOX7和SOX17基因的表达下调均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此外,SOX7基因的表达下调还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SOX基因异常表达与胃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GICA)检测甲状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同一名医生收治的15例行颈淋巴结清扫的病人,收集病人术前穿刺组织洗脱液进行CGICA法测定。结合病人化学发光法检测所得的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以及手术切除切除标本的冰冻及石蜡病理学切片,作为判断病人是否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比较CGICA与金标准法测定结果。结果 共有28枚淋巴结送检,15枚淋巴结提示转移,其中CGICA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结果与金标准一致,而检测甲状腺髓样癌及下咽鳞状细胞癌与金标准不符。结论 CGICA法检测甲状腺上皮来源肿瘤颈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但是检测非上皮来源甲状腺癌(髓样癌)、非甲状腺来源肿瘤颈淋巴结转移效果较差。CGICA法快捷、简便,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验证以期可广泛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滤泡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治疗皮肤划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西药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中医治疗组采用自血疗法,疗程4周。观察治疗后两组在瘙痒程度、划痕横径、风团数目、划痕时间、风团次数等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西药治疗组在风团数目及风团次数的症状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瘙痒程度、划痕横径、划痕时间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血疗法较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皮肤划痕症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发现右足赘生物10年余,于2017年12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发现右足外侧赤白肉迹处(2~3)个绿豆大小丘疹,表面粗糙,质地较硬,轻微压痛,未予重视。后逐渐增大,融合成片,并于周围陆续新发十余个绿豆大小新疹,皮疹质硬,轻微压痛,影响行走及穿着鞋袜(图1),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及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身体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