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建立丹绿补肾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丹绿补肾胶囊中白花丹、绿包藤、射干及胡椒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次野鸢尾黄素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清晰地鉴别丹绿补肾胶囊中的白花丹、绿包藤、射干及胡椒,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次野鸢尾黄素在1. 097~32. 91μg/m L (r2=0. 9999)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为100. 6%,RSD为1. 2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丹绿补肾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升丹灯通脑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丹灯通脑软胶囊中丹参、灯盏细辛、川芎及粉葛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葛根素、野黄芩苷、丹酚酸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清晰地鉴别丹灯通脑软胶囊中的丹参、灯盏细辛、川芎及粉葛,阴性无干扰;葛根素、野黄芩苷、丹酚酸B分别在3.85~115.5μg/mL(r2=0.9998)、5.81~174.3μg/mL(r2=0.9998)和12.28~368.4μg/mL(r2=0.9998)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8%、100.2%和99.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 可作为丹灯通脑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次级限量运动负荷试验中运动心功能与运动后心率恢复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8月1日—2021年9月9日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就诊的74例同步行次级限量运动试验及运动心排患者,根据运动中心排血量(CO)的水平分为异常组(35例)和正常组(39例),对比分析各项临床资料、运动心功能各项指标及平板运动试验的数据。  结果  (1) 2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2组静息状态射血分数(EF)及心指数(CI)、左心做功指数(LCWI)、外周血管阻力(SV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运动峰值:CI、LCWI异常组较正常组显著减低(均P<0.01),SVR异常组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4)每搏输出量(SV)在静息及运动峰值时异常组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静息心率:异常组为(87.688±12.966)次/min,高于正常组的(77.359±11.226)次/min,P<0.05;(6)运动后心率恢复:异常组HRR1为(22.971±8.259)次/min,HRR2为(37.229±8.110)次/min,较正常组明显减低[(27.769±9.184)次/min、(42.513±10.298)次/min,均P<0.05]。  结论  静息心率和运动后心率恢复与运动心功能密切相关,静息心率高和运动后心率恢复不良均可提示心脏功能受损或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析棉酚金刚烷胺Schiff碱的结构。方法制备棉酚金刚烷胺Schiff碱,并采用红外光谱,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和PM6半经典计算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光谱分析表明棉酚金刚烷胺Schiff碱具有烯胺-烯胺结构特征并归属了所有的碳原子和氢质子的化学位移;PM6研究表明棉酚金刚烷胺Schiff碱的烯胺-烯胺和亚胺-亚胺构型的生成热分别为-1160.00kJ.mol^-1和-1008.319kJ.moL^-1,其烯胺-烯胺构型在能量上更有利。结论棉酚金刚烷胺Schiff碱以烯胺-烯胺形式存在,分子内氢键的存在使烯胺-烯胺结构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L-GC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对54例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对其中16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1.7,平均年龄为36.7岁(8~62岁)。以右手拇指最多见,平均最大径1.6 cm,多有完整包膜。肿瘤主要由大的滑膜样单核细胞、小的组织细胞样单核细胞、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及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构成。根据组织形态特征,将其分为增生型、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型和纤维化型3种组织学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lusterin在滑膜样大单核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CD163在组织细胞样小单核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CD68和Vimentin在4种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强弱不等。Ki-67阳性细胞均为单核细胞,增殖指数3%~12%,平均5%。结论L-GCTS是一种向滑膜上皮分化的肿瘤,根据其组织形态,可将其分为3种亚型,反映不同时段的形态特征,各型间常有重叠。彻底的局部切除肿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了预防复发,局部放射治疗或靶向治疗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ADP诱导的血小板残余活性(RPA)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两者对冠心病(CH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就诊渭南市中心医院的204例CHD患者,其中服用氯吡格雷(75 mg/d维持)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100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维持)的ACS患者104例。采用全血电阻法检测体内药物浓度稳定后的RPA,加入ADP或花生四烯酸(AA)作为诱导剂。采用CYP2C19基因检测试剂盒-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受试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将观察对象分为发生缺血事件组和未发生缺血事件组。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分为高代谢组(EM,CYP2C19*1/*1)、中代谢组(IM,CYP2C19*1/*2或*1/*3)和低代谢组(PM,CYP2C19*2/*2,*2/*3或*3/*3)三组。绘制抗血小板治疗药物低反应RPA界值预测CHD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对ADP诱导的RPA及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ADP诱导的RPA在EM、IM、PM组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而AA诱导的RPA在三组间差异无显著差异(P 0. 05)。发生缺血事件组RPA水平高于未发生缺血事件组,RPA水平与缺血事件发生显著相关(P 0. 05)。ROC分析示ADP诱导的RPA最佳界值为7. 58Ω,对主要缺血事件的特异度是92. 8%,敏感度是69. 6%;以AA诱导的RPA最佳界值为5. 96Ω,对主要缺血事件的特异度99. 4是%,敏感度是82. 6%。生存分析提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对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 0. 05),而是否为IM或PM及阿司匹林低反应性对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影响ADP诱导的RPA的水平,但其对CHD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无显著影响。而ADP诱导的RPA水平与CHD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氨咖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均匀度。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检测波长为224nm,流动相为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一磷酸(60:40±0.02)(用三乙胺调pH值至3.3±0.1),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ML,以外标法测定样品含量。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在浓度5~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0.53%。结论:该方法科学,重复性好,可用于酚氨咖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均匀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苯中毒小鼠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凋亡蛋白Fas、Fas L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归脾汤可能减轻苯中毒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损害并提高外周血象的机理。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以及归脾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进行熏苯复制苯中毒模型。造模后,归脾丸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归脾汤溶液8、4、2m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利血生1.5mg/(kg·d)和鲨肝醇5mg/(kg·d)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3周。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及SABC检测试剂,分别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Fas、Fas L蛋白的表达。结果:归脾丸可明显升高外小鼠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P0.05或P0.01),而对血小板作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归脾汤高、低剂量组及西药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大剂量组、西药组能明显降低骨细胞凋亡蛋白Fas、Fas L的表达(P0.05);与西药组相比,归脾汤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能对Fas、Fas L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可改善苯中毒小鼠骨髓造血组织,提高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以促进骨髓增生,同时也可降低骨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达到减轻苯中毒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损害,改善外周血象。  相似文献   
10.
炎性假瘤(IP)是以肌成纤维细胞增生伴多克隆炎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病变,因其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组织学上酷似侵袭性恶性肿瘤而得名.IP在文献中曾被描述为许多不同的名称,该病最常发生于肺脏和眼眶,但几乎可发生于人体的每个部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与其位置有关.IP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皮质激素或辅以放疗.通常IP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