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124例巴尔病毒(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24例EBV感染患儿为研究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43例和单纯性EBV组81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2名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儿入组时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V DNA载量;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EBV 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M组患儿的年龄为(5.13±1.56)岁,大于单纯性EBV组(P<0.05),出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肝肿大、眼睑水肿、鼻塞、打鼾的比例为88.37%、93.02%、93.02%、48.84%、60.47%、32.56%、55.81%和46.51%,高于单纯性EBV组(P<0.05);IM组患儿的血CD3+T、CD8+T细胞、IL-6、TNF-α为分别为(73.25±7.16)%、(40.19±4.21)%、(33.68±5.71)ng/L、(72.52±11.26)ng/L高于对照组,而CD4+T、CD4+/CD8+T细胞、IL-2分别为(34.86±3.75)%、(0.89±0.15)、(10.43±3.38)ng/L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3+T和CD8+T细胞水平均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314,0.447,P<0.05),CD4+T和CD4+/CD8+T细胞水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25,-0.376,P<0.05)。结论 EB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细胞免疫功能与病毒载量有关,有望应用于临床评估EBV感染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鼻鼽属祖国医学"鼽窒"、"鼽嚏"等范畴,为儿科常见难治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疗法、激素吸入、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方法,多伴有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且远期疗效不佳。中医治疗小儿鼻鼽有独特优势,但文献研究多以腑脏虚损、寒热等观点立论。根据本病发病特点,提出"伏风"理论,并从消风论鼻鼽辨证治疗,在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治以疏风宣肺化痰通窍、扶正治本消风,颇有收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儿宝颗粒对脾虚型腹泻患儿免疫蛋白,T细胞水平、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含量、肠道微生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脾虚泻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内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儿宝颗粒,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进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Ig M和Ig A检测,外周血CD3~+,CD4~+,CD8~+及CD4~+/CD8~+检测,粪便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和唾液淀粉酶活性值、尿D-木糖检测,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56%高于对照组的80%(χ~2=10. 149,P 0. 01);观察组Ig G,Ig M和Ig A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g G,Ig M和Ig A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粪便中SIg A含量较治疗前增加(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粪便中SIg A含量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唾液淀粉酶活性值、尿D-木糖值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蒙脱石散治疗脾虚泻患儿基础上,儿宝颗粒可减轻脾虚型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预测难治性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从中选取37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纳入RMPP组,从中另选取37例儿童普通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纳入MPP组,对比两组患儿入院时的生物标志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乳酸脱氢酶、铁蛋白(SF)、D-二聚体(D-D)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以Logistic分析RMPP的预测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各项预测因素的预测阈值。结果: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CT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MPP组患儿CRP、IL-6、IL-18、乳酸脱氢酶、SF、D-D水平均高于MPP组患儿;IL-6、IL-18、乳酸脱氢酶、SF、D-D为儿童RMP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患儿血清IL-6、SF对儿童RMPP具有较高预测价值(P<0.05),IL-18、乳酸脱氢酶、D-D水平具有中等预测价值(P<0.05);IL-6预测阈值为7.105pg/ml,IL-18为164.950ng/ml,乳酸脱氢酶为358.300IU/L,SF为166.860μg/L,D-D为1.105μg/L。结论:检测上述各项预测因素水平可为难治性儿童支原体肺炎预判提供科学性参考,入院后检测上述各项预测因素水平能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难治性IgA肾病患儿114例,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0.05~0.10 mg·(kg·d) -1,2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