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APP/PS1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皮层和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和Aβ1-42的表达影响,根据Aβ的血脑屏障清除途径,探讨电针治疗AD的机制。方法 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每组10只,以C57BL/6野生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电针"涌泉""百会"治疗6周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Aβ1-42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皮层和血清Aβ1-40和Aβ1-42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有明显的致密性老年斑沉积,电针治疗组相对减少;ELISA检测皮层和血清Aβ1-40、Aβ1-42电针治疗组较模型组都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降低皮层和血清中Aβ水平,且电针组对具有神经毒性的Aβ1-42的水平降低较明显,这可能是电针治疗AD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指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精神病理态,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一般认为其发病原因与环境、遗传、社会压力及个人心理等有关。近年来研究氧化应激和抑郁症的关系逐渐增多,表明氧化应激可能是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自由基产生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是氧化应激产生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脑中SOD的活性降低,NO、MD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高。针刺作为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传统疗法,可以调节体内自由基的动态平衡,从而发挥保护神经的作用,因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抑郁症等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氧化应激与抑郁症和针刺关系的发生发展与NO、MDA、SOD酶的表达和活性的关系作一综述介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观察APP/PS1小鼠大脑皮层Klotho基因的表达及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探讨电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机理。方法: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百会穴、印堂穴、人中穴),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空间记忆行为学测试,以免疫组化法观察皮层Klotho蛋白表达趋势,real-timePCR技术检测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逃避潜伏时间增加、平台穿越次数、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脑皮层Klotho 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Klotho mRNA表达增加。Real time PCR结果与免疫组化所示表达趋势一致。结论:电针可提高APP/PS1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otho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发已成为主要趋势。血小板活化增加是其中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研究显示抑郁与5-羟色胺的增加、血小板的激活有关,P-selectin(CDbzP)是反映血小板活化与释放反应最特异的标志物,而TXB2和6-keto-PGF1α是调控血小板功能最强的一对内源性物质。针刺疗法对改善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西医抗抑郁药相比,针刺具有起效快、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优势。本文基于6-keto-PGF1α/TXB2、P-selectin与抑郁症可能存在的相关性,进一步解释5-HT 和血小板之间的确切关联,结合针灸疗法寻找治疗抑郁症的潜在靶点;并就6-keto-PGF1α/TXB2、P-selectin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电针刺激印堂、百会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揭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天、应激第21天后进行开野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cAMP、cGM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均显著减少(P0.01),大鼠探索能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西汀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均明显升高(P0.05),大鼠活动度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降低,cGMP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cAMP含量增加,cGM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中枢cAMP、cGMP含量趋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督启神”法不同电针对APP/PS1 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额叶皮层MG与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治疗AD的疗效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脉冲电针组和音乐电针组,C57BL/6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先取“人中”点刺,后取“百会”、“印堂”二穴,连接脉冲电针及音乐电针,留针20min。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样方法束缚20min。治疗15天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小鼠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额叶皮层TNF-α的表达含量。结果:“通督启神”法不同电针均可显著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5),降低AD小鼠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表达(P<0.05)及TNF-α蛋白的表达(P<0.05),且音乐电针组均优于脉冲电针组(P<0.05)。结论:“通督启神”法不同电针可有效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TNF-α的分泌,且音乐电针在改善额叶皮层炎性反应方面优于脉冲电针,对AD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MDA和SOD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 d、应激2 d后进行开野试验、测量体质量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激21 d后,断头取脑,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海马、额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海马、额叶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和电针组均高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cGMP、MDA升高(P0.01),SO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电针组海马和额叶组织的cGMP、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SOD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电针可降低模型大鼠不同脑区cGMP、MDA含量、升高SOD含量,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五行音乐配合针刺对SD大鼠抑郁模型的行为学影响,探究中医传统理论下治疗抑郁症的新思路。方法法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用五行音乐配合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进行治疗。对比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针刺组、音乐组、针刺结合音乐组实验动物行为学改变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旷场实验爬行数,站起数,糖水消耗量较抑郁组均明显上升。针刺结合音乐组在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且P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五行音乐配合针刺对抑郁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靶点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督脉是联络肾、髓、脑的重要通路,并且统领周身之阳气,对精神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D)系中医理论的“呆病”,病位在脑,属肾精亏虚,脑髓消减,神机失用之本虚标实证。本文从督脉经络理论的角度论治AD,并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AD提供有益思路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验证明电针抗抑郁治疗是否会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血浆中的6-ketoPGF1α、TXB2、P-selectin产生影响,并与药物治疗的效果相比较,从而进一步阐明抑郁症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饲养1周后通过开野实验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不足30次或超过120只的大鼠剔除,剩余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给予不可预知的应激刺激21天制作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抑郁模型。药物组灌胃给予百忧解,电针组取"百会""印堂"穴平刺进针进行刺激。22天后行开野实验、糖水消耗实验并断头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6-keto-PGF1α、TXB2、P-selectin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和皮层组织中5-HT、DA、NE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间相对糖水消耗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格数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大鼠运动格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DA、NE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模型组5-HT、DA、NE含量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5-HT、DA、NE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大鼠血浆中6-keto-PGF1α、TXB2、P-selectin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药物组及电针组大鼠血浆中6-keto-PGF1α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TXB2、P-selectin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具有抗抑郁效果,可有效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能力及海马组织中5-HT、DA、NE含量水平,并使其血浆中的6-keto-PGF1α含量升高,TXB2、P-selectin含量降低,进一步提示抑郁症可能通过影响6-keto-PGF1α/TXB2、P-selectin水平引起血小板活化,从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