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健  王顺春  施松善  王峥涛 《中药材》2006,29(9):912-916
通过乙醇沉淀、透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色谱等分离方法,我们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一种葡聚糖HD-27,ESI-MS检测其分子量为1800。利用化学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确定HD-27是由11个葡萄糖残基组成,其结构为α-D-G lc-(1→4)-[-αD-G lc-(1→4)]9-β-D-G lc。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市场上实际流通的商品胡桐泪药材中多糖的含量并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以多糖为指标评价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对总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单糖组成;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测定总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结果: 以葡萄糖计,4批新式胡桐泪总多糖含量平均值为(7.36±1.74)%,6批老式胡桐泪总多糖含量平均值为(1.53±0.99)%;新式与老式胡桐泪总多糖的单糖组成相似,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还含有木糖、甘露糖、鼠李糖等,部分样品尚含有较高含量的葡萄糖;新旧类型样品总多糖在分子量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新式胡桐泪的总多糖含量平均值较老式高,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时,新式样品总体质量较老式更好;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从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多糖ASDII-3-3的结构。方法采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以及NMR确定该多糖的结构。结果该均一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44000,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此外尚含有少量的鼠李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阿拉伯糖的连接方式为端基和1,5连接;半乳糖的连接方式为1,4和1,4,6连接;鼠李糖为1,2连接,甘露糖为端基,木糖为1,4连接。结论该均一多糖为首次从当归中分离获得的一种新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口服和尾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给药考察长叶蜈蚣藻多糖(GLP)的抗凝血作用.方法 采用毛细管法测定GLP尾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对凝血时间(CT)的影响;并对该多糖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 GLP两种给药方式对CT、PT和APTT均有延长作用.结论 GLP静脉注射和口服均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活性,作为抗凝药物开发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麻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麻黄属中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鞣质等7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麻黄糖尿病相关活性、抗凝血、降压、免疫抑制、抗氧化及抗病毒等新的药理活性,为我国丰富麻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观察蜈蚣藻多糖(GFP)对黄药子所引起肝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GFP,6天后给予黄药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F),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谷草转氨酶(alanine/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LT/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总胆汁酸(total bilirubin,TB),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检测肝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GSH合成酶(glutamate cysteine ligase,GCL)活性。采用蛋白电泳(Western-blot)检测GCL催化(GCL-c)和调节(GCL-m)亚单位,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结果发现:GFP(600 mg.kg 1)降低了EF诱导的ALT、AST和TB水平升高,GFP(400,600 mg.kg 1)均能降低EF增加的ALP水平。病理切片显示GFP能缓解EF诱导的肝损伤。GFP进一步升高GSH活性,逆转了EF降低的GCL活性。Western-blot结果表明:GFP逆转了EF降低的GCL-c蛋白表达,并进一步增加HO-1的表达。研究表明GFP能拮抗黄药子诱导的氧应激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宁夏枸杞子中的多糖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宁夏枸杞子热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SepharoseF.F.和SephacrylS-200柱层析纯化,得到一个酸性果胶多糖LBP—II—b,采用IR、NMR、HPLC、GC—MS、部分酸水解及甲基化分析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LBP—II—b是一个典型的I型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RGI),主链骨架包括:1,4-GalAp构成的无分支的半乳醛酸聚糖(光滑区);1,4-GalAp通过0-4位与1,2-Rhap或1,2,4-Rhap的0-2位交替连接形成的具有较多分支的富含中性糖侧链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毛发区);1,3-Xylp以支链形式连接于1,4-GalAp主链形成的木半乳糖醛酸聚糖(毛发区)。此外,由T-,1,5-Araf和T-,1,4-,1,3,4-Galp聚合形成阿拉伯半乳聚糖或阿拉伯聚糖支链。结论LBP—II—b是首次从枸杞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果胶多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S的尿液糖代谢成分,为MS的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用GC-MS对尿样中糖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从363例MS患者尿液中鉴定出10个糖类相关成分,按照意义大小排列依次为: C41、C42、Xyl、Ara、inoC、inoD、Man、inoA、Tall、Glc。其中C41、C42、Ara、Xyl、Tall、Man、inoA和inoD成分与MS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相关,Glc成分与MS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相关,inoC成分与MS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可能相关。结论:MS患者尿液中存在糖代谢紊乱,测定尿液Glc含量或许可以作为判断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inoC可能可以作为补充指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对近年来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总结,并对该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裙带菜多糖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并介绍了裙带菜多糖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为我国丰富的裙带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