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和血管内皮细胞(VEC)G1-S检查点的作用。方法:将大鼠VSMC与VEC进行原代培养,50 nmol/L紫杉醇干预72 h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同VEC相比,紫杉醇干预的VSMC中BrdU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紫杉醇干预的VSMC中cyclin D1、P27表达高于VEC,P21表达较低(均P0.05)。结论:紫杉醇干预的VSMC同VEC相比,在增殖率与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表达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紫杉醇对VSMC G1-S检查点有特异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持续的癫痫发作可导致脑损伤,其主要损伤部位在海马。因此,海马神经元保护成为延缓或逆转癫痫病理过程,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电刺激海马或杏仁核可点燃癫痫,刺激小脑、迷走神经可埘抗癫痫发作,据此学者们推测机体内存在着一个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我保护系统。癫痫发作引起脑细胞坏死的同时,也激活了这个系统以对抗痫性损伤。癫痫患者脑细胞损  相似文献   
3.
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抗流感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薄荷酮、胡薄荷酮在鸡胚内及小鼠体内的抗流感病毒作用。方法:分别以预防(鸡胚感染病毒前1h给药)和治疗(鸡胚染毒后1h给药)两种给药方式,经鸡胚尿囊腔和卵黄囊两种给药途径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注入鸡胚,孵育48h后收取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来评价药物在鸡胚内的抗病毒效应。分别以预防(小鼠感染病毒前5d开始给药,连续5d)和治疗(小鼠感染病毒后当天开始给药,连续5d)方式给药,计算肺指数来评价药物的体内抗病毒效应。结果:胡薄荷酮0.1×2-8ml/胚剂量经尿囊腔预防给药后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滴度明显降低;荆芥挥发油0.05×2-15ml/胚剂量经尿囊腔治疗给药后尿囊液血凝滴度明显降低;荆芥挥发油0.1×2-12、0.05×2-12、0.025×2-12ml/胚剂量与胡薄荷酮0.1×2-8、0.05×2-8、0.025×2-8ml/胚剂量经卵黄囊预防给药后尿囊液血凝滴度明显降低;荆芥挥发油0.1×2-12、0.05×2-12ml/胚、薄荷酮0.05×2-6ml/胚剂量及胡薄荷酮0.1×2-8、0.05×2-8、0.025×2-8ml/胚剂量经卵黄囊治疗给药后尿囊液血凝滴度明显降低。荆芥挥发油0.226ml/kg、薄荷酮0.5ml/kg、胡薄荷酮0.19 ml/kg剂量治疗方式给药明显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结论: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在鸡胚内具有较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且以卵黄囊途径给药效果为优,薄荷酮的抗病毒效应不明显。荆芥挥发油、薄荷酮及胡薄荷酮治疗方式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良好保护作用,但预防给药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 量表(SSCI)对16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7.75±17.59)分,内在病耻 感得分为(37.10±12.18)分,外在病耻感得分为(20.74±6.66)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自理 能力、是否持续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对性生活是否有影响及是否坚持复查是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 响因素。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有中等程度的病耻感,主要表现为内在病耻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结合蛋白1(heat shock protein 70 binding protein 1,HspBP1)能否促进内源性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积聚,并确定其是否能够介导病理性损伤。方法:在GFAP-HD转基因小鼠的星形胶质细胞中过表达HspBP1,通过免疫染色和蛋白印迹法检测mHTT和神经病理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小鼠的运动功能水平。结果:GFAP-HD转基因小鼠短期内即出现星形胶质细胞中的mHTT积聚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但并未出现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元损伤。结论:HspBP1能够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内源性mHTT积聚介导病理性损伤,但mHTT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共同表达可能是神经元显著变性的必需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基于儿科评估三角的互联网医院危急患儿识别系统,并评价系统评估准确性。方法 按照系统开发程序构建基于儿科评估三角的互联网医院危急患儿识别系统。收集40个标准化案例,由4名互联网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应用系统判断患儿病情,采用模拟评估法评价系统的信度。由2名儿科分诊护士线下应用儿科评估三角及15名互联网医院儿科医务人员应用系统对644例患儿进行病情评估,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系统评估准确性。 结果 系统4名评定者间信度ICC为0.665,重测信度为0.527~0.899(均P<0.05)。应用该系统对儿科评估三角中外观、呼吸、循环、识别危急患儿的灵敏度分别为70.0%、86.7%、50.0%、80.0%,特异度分别为79.3%、93.6%、99.7%、73.5%,约登指数分别为0.493、0.803、0.497、0.535(均P<0.05)。 结论 基于儿科评估三角的互联网医院危急患儿识别系统识别危急患儿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准确性尚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学下一代测序(mNGS)在脓毒症患者病原体检测和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价值,为疾病快速、准确诊断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提供新型诊断技术。方法选择确诊脓毒症患者52例,入院24 h内完成样本(血液、尿液、痰液或者肺泡灌洗液)收集,分别采用传统技术(细菌培养和免疫学方法)和mNGS法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mNGS法诊断病原体的时间比传统法明显缩短,识别率提高,准确率提高(P<0.05)。根据传统技术建议首次采用广谱抗生素,而根据mNGS则推荐使用针对性更强的高效抗生素。结论脓毒症患者采用mNGS法能够缩短病原体检测时间,提高病原体识别率和准确率,可作为指导抗生素应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惊厥(neonatal seizures)是一种新生儿神经系统急症,可导致个体脑部损伤及大脑神经发育障碍。导致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脑电图(EEG)在新生儿惊厥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长程EEG监测及振幅整合EEG对新生儿惊厥的诊治新观点的提出,并广泛应用于新生儿惊厥的诊治中,使临床对新生儿惊厥的诊治有张足进步。笔者拟综合阐述EEG在新生儿惊厥诊治中的运用,并探讨EEG在鉴别诊断该病时存在的局限及导致该局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