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神阙经穴给药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型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脱落3例,以神阙经穴给药治疗;对照组29例,脱落2例,以口服得舒特配合金双歧药物治疗。2组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对比,评价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经穴给药疗效。结果经穴给药组总有效率为88.46%,优于对照组的62.96%(P0.05);2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阙经穴给药能有效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9例予针刺太冲、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周5次;药物组28例予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日3次)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P0.01,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1周后、4周后以及治疗后3个月,对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药物组(P0.01,P0.05),其总有效率为89.66%(26/29),亦优于药物组的67.85%(19/28,P0.05)。结论: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治疗可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改善肠动力紊乱状况,调节脑-肠互动作用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近3年来神阙穴临床运用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回顾分析近3年来神阙穴临床研究中神阙穴适用疾病类型及治疗方法.方法:检索最近3年来国内有关神阙穴临床研究的文献报道,经过人工筛选后,录入各篇文献中的病名、疾病系统、治疗方法等信息,统计神阚穴治疗的疾病类型、治疗方法及所占比例.结果:消化系统及妇产疾病在神阙穴治疗疾病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55.46%、15.12%;神阙穴主要治疗方法为穴位贴敷法及艾灸法,所占比例分别为63.03%、27.73%.结论:神阙穴在消化系统及妇产疾病中运用最广;神阙穴治疗方法中,穴位贴敷法及艾灸法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