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项针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项针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颈动脉狭窄程度、脑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峰值流速(Vs)、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清ET-1、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脑侧支循环评分及血清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Vm、Vs大于对照组,RI、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项针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效果较好,可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脑侧支循环及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针灸止痛",疗效肯定,然笔者发现有时应用点穴治疗疼痛快于针灸,且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等特点.笔者在临床应用点穴治疗各类疼痛性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疾病、不同部位疼痛应用不同的点穴方法治疗有针对性强、止痛效果快的优点.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对严重大脑中动脉狭窄低灌注区脑灌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48例/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每种口服1片/d,连服4周;研究组增加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软胶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CT灌注成像,观测患区及对称非患病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计算患区灌注参数与对称非患区灌注参数比值,即rCBV、rCBF、rMTT、rTTP;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栓素B2、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水平,并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价患者认知能力。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CBV、CBF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MTT、TTP、rCBV、rCBF、rMTT、rTTP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栓素B2、血管紧张素Ⅱ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头穴透刺联合丁苯酞可有效改善严重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远端侧支循环开放,提高脑血流量,上调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本院门诊有效体质辨识576份中,湿热体质63例,其中男17例,女4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1~7年,平均2.6年。令患者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1],湿热体质判定得分≥80分者7例,得分在60~79分范围内者26例,在40~59分范围内者25例,在30~39分范围内者5例。湿热体质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面垢油光、痤疮、口苦、口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言语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旨在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8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及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作为疗效评判依据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的变化。结果:言语康复训练治疗18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2例。结论:言语康复训练是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该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23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采用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式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并对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观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经康复治疗后,患者的主观疼痛率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有效提升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A型肉毒毒素协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15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检测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痉挛的肌肉加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检查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治疗3、5个月时的各项指标相比情况类似,与治疗1个月时的各项指标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后的指标评分中,MAS指标明显下降,其他指标明显提高;在3个月后有所反弹,但是明显低于治疗前的MAS指标。在第5个月的指标评比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AS与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要以有计划的系统的康复训练为主,通过训练来改善下肢瘫痪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肌肉痉挛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对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利春  王志勇  崔友祥  谷晓娟 《河北中医》2010,32(12):1847-1848
<正>2006-08—2009-04,我们应用电针背俞穴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干、小脑梗死后平衡障碍30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1~68岁,平均52岁;病程2 d~1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头舌针治疗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旨在为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的临床治疗模式。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法)作为诊断和疗效判定依据,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针刺组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率为75%,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舌针是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芪参还五胶囊联合丁苯酞对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痰瘀互结型早期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44例和中西药联合组46例。西药组给予单纯的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增加芪参还五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p38MAPK通路蛋白表达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智能各维度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西药联合组患者智能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