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风疹的疫情监测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8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样本中的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同时进行检测,结果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8年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476例,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153例,阳性率为32.14%,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P<0.01);风疹IgM抗体阳性32例,阳性率为6.72%,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6,P<0.0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96∶1,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3.00∶1,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P<0.05)。麻疹和风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外省户籍病例,分别占56.21%和68.75%;麻疹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无免疫史病例,占55.56%。3-5月为麻疹、风疹的集中发病期。结论 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常规接种,加强外省户籍人口的管理,接种疫苗,从而降低麻疹、风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13-2018年麻疹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原因,为有针对性地控制麻疹流行、科学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13-2018年北京市海淀区麻疹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血清IgM抗体检测阳性病例的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476份,其中麻疹血清IgM抗体阳性153例,阳性率为32.14%,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P<0.01)。冬春季的阳性率高于夏秋季;各地阳性例数与阳性率不均衡,人口密集地区阳性率较高;男女性别比0.96:1,阳性率分别为29.48%和35.58%,不同性别人群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5);40~岁组阳性率最高,为50.82%,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8,P<0.01);农民、餐饮食品业、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职业人群阳性率较高;外省户籍阳性率(35.25%)高于本市户籍阳性率(2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2,P>0.05)。无免疫史人群阳性率(70.25%)高于免疫史不详人群(53.77%)和有免疫史人群(4.42%),三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91.044,P<0.01)。结论加强冬春季、强化人口密集地区、服务场所等重点地区外来人口的监控,针对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人群,适当进行免疫强化,提高外来人口和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5年-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中沙门菌的感染状况、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为研究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和药敏检测.结果 在1971份腹泻便标本中检出107株沙门菌.共有18个血清型,优势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北京市海淀区布鲁氏菌病(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监测的血清学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重点职业人群的感染状况,为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信息。方法2014 — 2018年以海淀区选定区域牛羊散养户和动物疫病所的工作人员为布病重点人群,采集全血,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 — 2007)中标准试管凝集方法(SAT)对采集的血清中抗体进行检测,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检测血清样本243例,布病抗体阳性 7例,阳性率为2.88%,7例均未发现布病症状,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Fisher精确检验法,P>0.05)。 不同职业人群中,饲养员阳性率为3.03%;牛、羊均接触的人群血清阳性率为4.84%,只接触牛的人群阳性率为3.66%,只接触羊的人群阳性率为1.01%。结论北京市海淀区2014 — 2018年布病重点职业人群为兽医及饲养员,接触牲畜主要为牛、羊,应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动物的免疫,及早发现感染病例,掌握疫情趋势,做好布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藏药七味铁屑(QWTX)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SD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QWTX高剂量组、QWTX中剂量组、QWTX低剂量组,每组15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予以高脂饲料喂养。喂养3周后,各观察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并每周逐一称重调整药物用量,持续6周。第9周末,检测血脂、游离脂肪酸(FFA)、一氧化氮(NO)含量;肝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程度。结果:1)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多呈大泡样混合型脂滴,伴散在炎症细胞浸润;QWTX各剂量组可降低肝组织脂肪含量,抑制脂质沉积;2)血脂四项QWTX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比较,QWTX各剂量组降低MDA水平、FFA含量,升高SOD水平、NO含量(P<0.05)。结论:藏药QWTX可改善NAFLD脂代谢,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暴发检出的主要致病菌分布,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海淀区2010-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样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淀区2010-2019年共发生143起食源性疾病暴发,有66起检出致病菌(46.2%),共检出272株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占30.1%(82株)、变形杆菌占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FA)的微格教学法(Microteaching)在中医眼科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48名见习学生随机分为2组,进行眼科检查法实践教学。实验组采用微格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比较2组学生眼科检查法即时评价成绩、期末考核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实验组即时评价成绩、期末考核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教学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格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更能提升眼科检查法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6岁。因四肢乏力伴双眼视物模糊3月余,加重2周于2021年2月8日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询问病史,2020年11月中旬,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伴四肢乏力、腰部束带感,以右侧为重,未予重视;2020年12月中旬,患者因四肢乏力行走时摔倒出现右眼轻微视物模糊,但复视症状消失,于当地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感染状况、型别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1 810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直接划线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测定,对确认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1 810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14株,检出率为11.8%,各年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8,P=0.028)。检出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共有4种型别,其中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96株(44.9%),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89株(41.6%),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24株(11.2%),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5株(2.3%)。在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70株(32.7%)全部敏感,144株(67.3%)耐药;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54.7%),其次是四环素(38.8%)和复方磺胺(36.9%),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为46.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9年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以EAEC和ETEC为主,耐药菌株的多重耐药谱广。应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问卷形式对中国和新加坡中医专业医学生进行关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态度的比较,暴露出两国医学教育的差异,为中医医学教育方法及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测试GMER的相关素质及能力态度,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国医学生在25项能力或素质的态度差异中12项有统计学意义,对3个领域态度得分不同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国医学生对GMER有统一的共识,新加坡医学生尤其更重视群体健康和卫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