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辛甘化阳”的概念及其内涵从药物功效、传统临床应用、现代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基础研究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对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
五味清浊散乙醇提取物镇痛镇静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五味清浊散乙醇提取物(WWQZSAE)的镇痛、镇静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刺激法、光热尾痛法、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作用研究;采用小鼠自主活动计数法观察镇静作用。结果:WWQZSAE ig能提高热板法和光热尾痛法试验小鼠痛阈值;减少由醋酸引起的试验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结论:WWQZSAE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味清浊散(WQS)对脂肪细胞血糖浓度和TNF-α水平及其mRNA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药物处理48h后,采用GOD-POD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ELISA法检测TNF-α浓度,RT-PCR法检测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WQS使脂肪细胞IR模型培养液葡萄糖、TNF-α浓度降低,并下调TNF-α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WQS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并下调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荜茇醇提物 (AEPL) 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IRS) 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高盐膳食制备 IRS 大鼠模型,喂养4周后预防性给予 AEPL,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水平 (FINS)、口服葡萄糖耐量、游离脂肪酸 (FFA) 水平、甘油三酯 (TG)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AEPL 明显增加 IRS 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糖耐量,降低 TNF-α 水平 (P<0.05,0.01),防止 FFA、TG 水平的上升 (P<0.05,0.01)。结论 AEPL 具有改善实验性 IRS 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TNF-α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小剂量全血白膜法采血袋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回收率。方法 相同来源的全血50、100 mL在不同离心参数下离心,手工分离白膜,比较白膜层血小板回收率;将白膜10、20 mL在不同离心参数下离心,分离PRP,比较PRP血小板回收率;对PRP进行血小板低渗休克反应(HSR),验证血小板功能。结果 第1次离心,50、100 mL全血分别在470、940 g离心11 min白膜层血小板回收率即达到较高水平[(73.50±13.20)%、(71.30±11.12)%]。第2次离心,10、20 mL白膜分别在70、100 g离心13 min PRP血小板回收率达到最高水平[(95.07±4.90)%、(85.15±2.28)%]。10 mL白膜在70 g离心13 min、100 g离心9 min PRP HSR比率达到最高水平[(53.26±3.61)%、(55.50±3.94)%];20 mL白膜在70 g离心17 min、100 g离心13 min PRP HSR比率达到最高水平[(59.53±6.60)%、(59.39±4.10)%]。结论 小剂量全血白膜法制备PRP可获得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5-2013年接受中医药治疗 HIV/AIDS 患者脱失的分布情况及脱失原因,为提高患者依从性、进一步降低脱失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云南)临床资料数据库,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 HIV/AIDS 患者脱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接受中医药治疗的 HIV/AIDS患者脱失356例,脱失率为4.27%;脱失患者主要集中在20~49岁人群,占87.65%(291/332);脱失患者中性传播和静脉吸毒感染途径分别占54.81%、34.94%;脱失患者以农民居多,占51.51%;脱失时间主要集中在治疗1年内,占68.26%(243/356);脱失原因主要为自动退出(34.55%)、不愿服药(28.65%)、转西医治疗17.70%。结论云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脱失的主要原因是对中医药治疗的认知程度不高,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和随访力度,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脱失率。  相似文献   
7.
HIV感染患者的CD4+T细胞的数量随着病程进展进行性下降.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一定时期中医药临床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笔者分析提出这样的一种假说,即中医药治疗抑制了HIV感染后引起的细胞凋亡的进展可能是CD4+T细胞计数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中医药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角度进行研究,以揭示中医药治疗是否具有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的现象,探索研究抑制CD4+T淋巴细胞凋亡是否是中医药治疗HIV感染者的可能机制之一,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临床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撑,为研究符合中医药治疗特点的艾滋病疗效评价指标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药学与民族药学对石榴的临床应用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作为传统中药,在少数民族医药学中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本文比较中医药学和少数民族药学对石榴的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不同方面,以期拓展石榴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功能转氨酶异常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经中医药连续治疗2年后其临床特征变化。方法收集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云南)临床信息数据库中,176例肝功能转氨酶异常的HIV/AIDS病人,对其在中医药干预治疗前后5个时间点(0、6、12、18、24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病人在中医药干预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ALT异常患者的比例从100%降低至43.8%、53.5%、42.1%和46.1%,AST异常患者的比例从100%降低至55.2%、51.1%、43.0%和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及其以上异常的构成比,从治疗前的28.3%降低至治疗后的17.9%、17.1%(第6、24个月)。结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可一定程度降低HIV/AIDS病人的肝功能转氨酶异常,尤其对ALT的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荜茇醇提物(AEPL)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LLS)模型大鼠血压和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膳食制备IRS大鼠模型,喂养4周后,罗格列酮组(3mg/kg),荜茇醇提物高、中和低剂量组(分别为120mg/kg,60mg/kg,30mg/kg)分别按照设定药物、剂量同时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饮食条件不变,连续给药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C)、胰岛素水平(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l/(FINS-FBS)],动态检测血压和体重。结果:AEPL高、中和低剂量组明显增加IRS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降低IRS模型大鼠血压(P〈0.01),AEPL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AEPL具有改善实验性IRS模型胰岛素抵抗、预防血压和体重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