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4月和24月龄)大鼠和连续灌胃给予中药复方962 3个月的老年大鼠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快速、灵敏的单细胞电泳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以彗星样细胞出现率(计数一定量细胞中彗星样细胞所占的比例)、占彗星长度(“彗星”电泳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和尾距(尾部DNA占总DNA的百分比与头尾部中心间距的乘积)来评价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发现老年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彗尾样细胞出现率显著高于青年大鼠(P<0.01),复方962不仅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的淋巴细胞的彗尾样细胞出现率,而且能明显降低老年大鼠外周血彗星样细胞的总彗星长度和尾蹑(P<0.01)。结论:实验表明复方962对老年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抑制剂叠氮钠对SH-SY5Y细胞的细胞膜电位及胞内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用叠氮钠建立模拟Alzheimer病(AD)脑中神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细胞模型的可能性. 方法不同浓度的叠氮钠损伤细胞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电位;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和Aβ的表达水平. 结果叠氮钠在浓度25~100 mmol/L时,与细胞共孵育4 h,可使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程度明显增高,并引起胞内Aβ表达显著增高,但对胞内APP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 结论叠氮钠致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可能是模拟AD患者脑中与线粒体复合体Ⅳ损伤相关的病理改变的较好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病病变机制,观察参乌胶囊对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引起糖尿病的基础上,再行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手术建立糖尿病脑病动物模型。经参乌胶囊小剂量犤0.45g/(kg·d)犦、中剂量犤0.9g/(kg·d)犦和大剂量犤1.8g/(kg·d)犦灌胃治疗30d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动物行为学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到达站台游动时间比正常对照组增长63.4%;而参乌胶囊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缩短61.3%,参乌胶囊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缩短75.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F=3.71,P<0.01);参乌胶囊小剂量和中剂量组在明显改善认知功能和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同时,也使其体质量明显降低,血糖分别降低为19.2%和15.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13,2.14,P<0.05)。结论: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脑病发生机制与体内血糖水平有关;参乌胶囊有改善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过氧化氢(25-200μmol/L)分别作用于正常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同时间(5min和20min)后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方法利用快速、灵敏的检测细胞DNA损伤的单细胞凝胶电泳(SCG)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彗星样”淋巴细胞出现率(计数一定量细胞其中彗星样细胞所占的比例)、总彗星长度(“彗星”电泳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即尾长)和尾距(尾部DNA占总DNA的百分比与头尾部中  相似文献   
5.
观察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Ⅳ(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叠氮钠(NaN3)对神经细胞微管结构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探讨线粒体缺陷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将叠氮钠与传代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共同孵育,用微测量法测定线粒体复合体Ⅳ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细胞微管结构.叠氮钠16~64 mmol/L与培养的神经细胞共孵育1 h,剂量依赖性地导致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下降;叠氮钠(16~128 mmol/L)作用1~8 h,细胞存活率下降,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叠氮钠16,64 mmol/L作用4 h,使细胞微管结构损伤,尤以突起内最为显著.叠氮钠与培养的神经细胞共孵育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其机制与线粒体缺陷致细胞骨架系统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由10味中药组成的方剂961的主药。方法采用孙卫民和孙瑞元提出的正交t值法。结果和结果精简了处方 ,组成含6味中药的新复方962 ,并且验证了962的药效。我们认为正交t值法在中药较大方剂的研究中值得推广 ;同时还应考虑疾病的特点和中药的功效 ,选用多种动物模型或多个指标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讨首都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安文林,李林,景向红,李瑞午,张宏伟,王惠琴分别用Fura-2和Fluo-3作为荧光探针,通过岛津RF-5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对分散的新生大鼠脑神...  相似文献   
8.
茯苓水提液对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茯苓水提液对神经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应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定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悬液和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在加入茯苓水提液后细胞内钙离离子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糖尿病性脑病病变机制以及参乌胶囊对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reptozotocin ,STZ ,6 0mg·kg-1 )引起糖尿病的基础上 ,再行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手术建立糖尿病脑病动物模型。经参乌胶囊小剂量 (0.45g·kg-1·d-1 )、中剂量 (0.9g·kg-1 ·d-1 )和大剂量 (1.8g·kg-1·d-1 )灌胃治疗 30d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动物行为学进行评价 ,用Westernblotting法对大鼠海马中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测试。结果 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到达站台游动时间比正常对照组增长63.4%;而参乌胶囊小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缩短61.3%,参乌胶囊中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缩短75.3%(P <0.01) ;Bcl-2在模型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少,而在参乌胶囊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中比模型组表达多 ;caspase-3在模型组中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多 ,caspase-3和Bax在参乌胶囊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中的表达明显比模型组少。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糖尿病脑病动物模型可使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糖尿病脑病发生机制与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参乌胶囊有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病病变机制以及参乌胶囊对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1)引起糖尿病的基础上,再行双侧颈动脉缺血再灌手术建立糖尿病脑病变动物模型。经参乌胶囊小剂量(0.45g·kg-1·d-1)、中剂量(0.9g·kg-1·d-1)和大剂量(1.8g·kg-1·d-1)灌胃治疗30d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动物行为学进行评价以及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诱发的锥体细胞群峰电位测定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potentiation,LTP)。结果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到达站台游动时间比正常对照组增长115.3%(P<0.01);而参乌胶囊小、中、大剂量组较模型组动物分别缩短59.0%(P<0.01),75.2%(P<0.01)和38.9%(P<0.05);复合模型大鼠在高频刺激后,不论波幅还是斜率的增强都不如正常对照组明显,表明了突触增强能力减退(P<0.05)。参乌胶囊治疗组在高频刺激后PS波幅、斜率较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组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突触可塑性功能减弱;参乌胶囊有改善糖尿病复合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突触可塑性功能。单纯糖尿病模型和单纯脑缺血模型在造摸4周后不足以引起大鼠认知功能和突触可塑性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