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地区冬凌草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氏1号及信阳A,B都是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i)]中提取出来的,均为新的二萜类抗肿瘤成分,实验证明:这三种成分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癌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对动物移植性肿瘤ECA,ARS,S_(180),HCA,HCS,P_(388),L_(1210),LLC及B_(16)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P<0.05)。对小鼠体液免疫(溶皿素方法),及细胞免疫(肿瘤相伴免疫方法)均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LD_(50)卢氏1号为69.5±6.7mg/kg,信阳冬凌草水剂为10.6±0.9g/kgip。  相似文献   
2.
内折香茶菜乙素是从内折香茶菜Rabdosia inflexus(Thumb)Kundo叶中分离得出的一种新的二萜化合物,实验证明,在体外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对Lewis肺癌、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及腹水型、小鼠肝癌HCA实体型及腹水型等均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对以小鼠溶血素形成为指标的体液免疫有轻度抑制作用,而对由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为指标的体内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对其肝组织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CCl4复制模型,造模后给予Cur治疗,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并进行血清生化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Collagen Ⅰ的变化;RT-PCR检测肝组织中collagen α1(Ⅰ)mRNA表达.结果:Cur各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大鼠血清ALIT、AST、ALP水平明显降低,A/G比值提高;Collagen Ⅰ及collagen α1(Ⅰ)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结论:Cur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提示抑制CoUagen Ⅰ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人肝星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Sulfotanshinone Sodium Injection,STSI)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以MTT比色法检测STSI对人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观察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TSI对HSC凋亡率的影响。结果:STSI各剂量在24与48h对HSC的抑制率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STSI对HSC的抑制作用不是非特异性细胞毒性所致;HSC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TSI能抑制HSC的增值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慢性Steblay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模型复制注意事项腊胜明戈士文叶启霞张予朱建立王淙张祝平刘剑利(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主题词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药物作用疾病模型,动物豚鼠弗氏完全佐剂/病因学新药研究首先需在动物体内进行,特别是针对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Wistar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细胞促凝活性(PCA)的检测采用一期凝固法;细胞TF抗原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AngⅡ(10^-9~10^-7M)可剂量依赖性诱导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PCA、TF抗原的增加,并有明显的时效关系。洛沙坦(losartan)浓度在10^-6~10^-5M可不同程度地阻断AngⅡ的作用。结论AngⅡ可诱导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该作用是通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沙坦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测定了0.1~10 μmol·L-1浓度的氯沙坦对经体外制备的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AGEs)处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纤连蛋白(F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由AGEs处理的HUVECs TGF-β1和FN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与AGEs组相比,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在氯沙坦1.0 μmol·L-1时分别降低了29%和23%,10 μmol·L-1时降低了56%和62%。结论 氯沙坦通过抑制AGEs刺激的内皮细胞TGF-β1和FN mRNA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防止血管重构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TGF-βR Ⅰ、Ⅱ)和纤连蛋白(FN)在糖尿病鼠血管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血管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血管损伤组、糖尿病+血管损伤组(简称糖尿病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血管损伤组和糖尿病组均行胸主动脉至左髂总动脉血管损伤。术后第14天用RT—PCR及Northern印迹杂交测定VSMCs TGF—βR Ⅰ、Ⅱ和FN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TGF-βR Ⅰ、Ⅱ和FN前胶原在血管壁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结果:与血管损伤组相比,糖尿病组TGF-βRⅡ、FN的mRNA和蛋白及TGF-βR Ⅰ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P<0.01),腔面积减少,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增加,差异显著((P<0.01)。结论:高血糖和机械性血管损伤的复合作用所造成的TGF-βR Ⅰ和TGF-βR Ⅱ的高表达是糖尿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高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吗丙嗪增强阿霉素的体外抗肿瘤细胞毒作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吗丙嗪(Pro)0.313,0.625和1.25μg·ml~(-1)可增强阿霉素(Dox)体外对艾氏腹水癌(EAC)的细胞毒作用;Pro 116.5,233和466 μg·ml~(-1)也可明显增加EAC细胞中的Dox含量,在S_(37)荷瘤小鼠中Pro可降低肝细胞线粒体而增加肿瘤细胞线粒体中Dox诱发的MDA含量。提示Pro的增效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肿瘤细胞中Dox积聚有关,或许与MDA含量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