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严格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定点斜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提供更为有效、成功率更高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定点斜扳法和传统斜扳法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腰椎活动度(ROM)评分、压痛值、红外热成像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VAS和ROM评分、压痛值、温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和ROM评分、温度较治疗前下降,压痛值上升,试验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2%,优于对照组的62%(P<0.05)。[结论] 与传统斜扳法相比,定点斜扳法力量集中,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能极大减轻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部的活动度,对于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双极射频控温器时间、预设温度、间距对两电极热效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新鲜鸡蛋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同间距组、温度组和时间组,固定2个射频电极保持针身垂直置入方盘中央蛋清内,用预设温度(50~90℃)、射频时间(60s、120s)、电极间距(0.25、0.50、1.00和2.00cm)进行干预,通过游标卡尺、秒表、阻抗及温度检测,观测两电极真实温度、出现纺锤形连接的间距、不同温度下蛋清变性的时间跨度、蛋清阻抗变化、蛋清变性的最低温度、不同时间蛋清变性量(体积)和不同温度下蛋清变性阻抗的变化。 结果 ①当电极间距固定保持2.00cm,预设温度设定在63℃,主电极真实温度为63.7℃,次电极真实温度52.6℃,次极温度与预设温度、主极温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极间距在0.25、0.50、1.00cm时,次极温度-预设温度和主极温度-次极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间距为0.25cm,56℃时开始出现蛋清变性,在0.25cm、0.50cm间距,温度70℃以上两电极之间出现纺锤形连接,在1.00cm和2.00cm间距时同样温度未出现该现象;③在间距为0.25cm时,预设温度75℃,单次射频60s、单次射频120s及2个单次射频60s后蛋清体积分别为(90.21±0.64)mm3、(95.08±0.53)mm3、(92.88±0.74)mm3,蛋清的变性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单次射频60s蛋清射频前、后电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单次射频120s蛋清射频前和射频后电阻分别为(128.41±8.04)Ω和(121.29±8.04)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双极射频能使蛋清组织变性,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电极间距越小引起的变性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一类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其中脊神经根在受到机械性压迫、炎症、血供不足等因素后出现的根性神经痛属于周围性NP[1]。腰骶部根性神经痛多见于腰椎退行性疾病,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该病最常见的病因,可导致腰骶部疼痛、下肢放射痛和麻木[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局部浸润麻醉对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骨伤科诊治的62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结合电针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切皮、建立通道、神经减压及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上述各时点进行疼痛评估;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麻醉前、切皮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的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立通道、神经减压时,观察组的HR、SBP及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麻醉前、切皮、手术结束时,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立通道、神经减压时,两组VAS评分均有升高趋势,观察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辅助局部浸润麻醉法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中既可增强镇痛效果,又可稳定患者术中的血压、心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李远栋  杨琨  王平  刘爱峰  张超  卜寒梅  王俊龙  张君涛 《中草药》2021,52(21):6717-6723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被破坏及软骨下骨重塑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与功能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社会产生巨大的医疗负担。至今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Wnt信号转导的活化与KOA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当前对Wnt信号通路的研究侧重于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激活或抑制蛋白的表达。近年来,利用中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的机制被大量研究。综述近年来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的成果,进一步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KOA提供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膝骨性关节炎是困扰中老年人的疾病之一, 关节软骨损伤是其病理过程的核心, 围绕软骨损伤的病理研 究也越来越深入, 而现有的治疗方法尚不能从根本上逆转这一过程。近年来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 间充质干细胞的使用为解决这一困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 石墨烯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热门, 利用石墨烯材料作为支架结构联合间充质干细胞, 以此寻求对软骨损伤修复的新方法。本文从膝软骨损伤的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对软骨的修复以及石墨烯支架材料的应用方面进行总结, 以期能开拓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所处力学环境及其功能要求使膝关节成为遭受损伤和各类疾病干扰的关节之首。目前研究认为无论是运动损伤还是关节累积负重使关节软骨退化所造成的骨关节病,其生物力学根源主要与关节运动和关节内部应力分布不合理有直接关系。膝关节的运动损伤和累积疲劳损伤引起的骨性关节炎非常普遍,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的研究在探求膝关节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关节病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膝关节的诊治与康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润滑机理来解释软骨的低摩擦特性,包括流体润滑、增压润滑、渗透润滑、挤压润滑和边界润滑等。  相似文献   
8.
肌骨模型是基于生理学、工程分析和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的用于分析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与骨骼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几何模型,是分析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的基础,由于其在研究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上的优越性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就肌骨模型在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弯曲手指时能听到像手枪扳机扳动时发出的“咔哒”的声响,可能是患有“扳机指”,又称“弹响指”,也就是临床中所说的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一、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主要是屈指肌腱与屈指肌腱纤维鞘管(俗称鞘管)之间反复摩擦,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致使鞘管充血、水肿、增厚及肌腱肿胀,鞘管内空间相对狭小,从而导致肌腱正常滑动受阻,摩擦阻力增加,出现手指屈伸活动障碍、弹响及疼痛表现,俗称“扳机指”及“弹响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患者椎间孔形态的变化,为手法治疗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40例CSR患者给予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7次,2周为1个疗程。利用多功能CT、Mimics 21.0、Geomagic、SolidWorks 2017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椎间孔面积、椎间孔前后径、椎间孔上下径以及双侧颈肩部、上肢前侧、上肢后侧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7、14 d和1月随访时的VAS评分。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后椎间孔面积、前后径、上下径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红外热成像温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VAS评分呈逐级递减式下降。结论 定点侧屈旋扳整颈手法可以显著改善CSR患者的椎间孔形态,以此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