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DIC的定义、临床、实验室标准与其计分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DIC科学标准化分会,集17篇建议稿与3次会议之总结,由Taylor JrFB(美国),Toh CH(英国)、Hoots WK(美国)、Wada H(日本)、Levi M(荷兰)等5位专家撰写稿编译(from Thromb Haemost,2001,86:1327-1330,http//www.isth.org)。由科学标准化委员会(Scientific and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SSC)公布。 19世纪始,已有DIC的临床与病理观察报告,然更多且精确地描述则迟至20世纪。因此时已明了DIC的基础病因,洞悉其凝血机制,以及有较好的实验检测手段与项目以资应用。虽然DIC的一般概念已为多数医者所熟知,但精确地描述此综  相似文献   
2.
五叶参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血进行体外实验研究证实,五叶参水煮制备液能明显抑制APD、复合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1min、5min、最大聚集率,并促进解聚发生(P均<0.05);该药还对体外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五叶参水煮液与PPP混合后,尚能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性,使KPTT、PT、TT、AT、RVV-RT、RVV-CT等凝血试验时间延长(P均<0.05);此外,五叶参有加速红细胞电泳速度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五叶参是一种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及红细胞聚集性等多个环节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妇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与功能。方法:用蕲蛇酶水解纤维蛋白原,采取计算机血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妊娠(>20周)妇女40例,其测定值:①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为0.801± 0.190;②最大吸光度(A_(max))为0.386±0.075;③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为454±85 mg/dl;④反应延滞时间(DT)为5±2sec;⑤纤维蛋白原功能与量的比值(FMPV/A_(max))为2.075。结论:妊娠期妇女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上调,分子功能亢进,表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应采取防治血栓形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方法:用蕲蛇酶(Acutulase)水解纤维蛋白,用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结果:1.无并发症糖尿病病人20例,FMPV:0.579 ± 0.130,Amax:0.297±0.060,S:3.100±0.850(g/L),FMPV/Amax:1.957±0.17O,DT:15±5 s;2.有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等)糖尿病病人20例,FMPV:0.847±0.190,AmaX:0.406± 0.090,S:4.970 ±0.950(g/L),FMP/Amax:2.067±0.190,DT:9±3 s。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功能高于健康成人,有并发症者尤甚,表明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功能亢进为并发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TKA]虽TKA病人VTE的发生率与THR病人近似,但有所区别。第一,DVT的总发生率TKA较高,而近端DVT的发生率THR较高。第二,在THR病人,手术后危险性持续的时间较长。(1)机械方法从四个小样本的研究中得出一致的论据, TKA病人在小腿应用IPC预防DVT有效。如果方便,IPC应在手术期间使用或者手术后立即启用,并持续应用于病人的卧床期,IPC的限制性是顺应性弱,故其应用仅限于医院内。VFP的试验受限,在TKA病人的一个试验中,认为比ASA更有效,另一试验中却认为其在有效性与对照组无异。在其他的两个试验中,与LMWH相比有效性稍低。以限制性的试验论据为基础,少数资料证实GCS或连续的被动运动均无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VINS)、CRP、Fbg、D-D。按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分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组、单纯糖尿病组。结果糖尿病血管病变组CRP、血浆Fbg、D-D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Fbg、胰岛素抵抗(IR)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凝血、纤溶系统功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玮  刘敏涓  冯莹  周旭红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4):157-160,165
目的探讨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24h内尿白蛋白量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21例,微白蛋白尿组15例,临床肾病组7例,另为合并急性并发症组6例。同时选择30例年龄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含量、纤溶酶原(PLG)活性、D-二聚体(D-D)含量、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含量及其活性(TAFIa)。结果糖尿病(DM)患者tPA为14.6±5.9μg/ml和PLG94.4±14.3%,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分别为17.9±6.0μg/ml,101.4±11.7%;P〈0.05);DM组PAI33.2±11.1μg/ml、D—D0.74±0.11μg/ml、TAFI 122.36±47.1%及TAFIa77.3±8.5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25.8±7.9、0.21±0.57、89.2±31.1、27.2±10.3),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分析DM肾病患者白蛋白尿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其余4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TAFI相关分析,表明其与患者UAE、PAI、D—D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异常改变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各项目的检验,可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程度,从而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用低剂量安乐霉素加长春新碱或阿糖胞苷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各类血液肿瘤25例的临床疗效,ALL5例,AML14例,CML4例,MM1例,MH1例。安乐霉素总量100mg为一疗程。结果:CR44%(11/25),CR中4例(ALL2例,CML2例)为复治病例,表明安乐霉素与柔红霉素无交叉耐药性,PR40%(10/25),NR16%(4/25)。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及心肌受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验证明眼镜蛇毒中的 A·J 组份能抑制体外血栓形成,加速红细胞电泳,从而使血粘度下降,血栓形成力减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病及预防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经B超(US)、核磁共振(MRI)、造影等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发病、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6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2,左下肢静脉血栓多于右下肢,患肢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D-二聚体普遍升高(1353.94±759.4),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的使用率,内科明显高于外科、骨科及肿瘤科,(P〈0.01)。结论近年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受到重视,预防治疗率提高,但仍有很多科室医生认识不足,存在治疗不规范,甚至不合理,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