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脂清,南京中医学院药厂生产之中药复方浸膏片,主要由蒲黄、何首乌、银花、石斛、山楂、茵陈等8味中药组成。我们用于治疗高血脂症40例,并应用月见草油治疗高血脂症40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死病变(CTO)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25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57例CTO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1例,双支病变29例,三支病变17例。在70支病变血管中,无前向血流通过44支,少量血流通过26支;前降支病变32支,回旋支病变16支,右冠状动脉病变22支;闭死时间≤3个月41支,>3个月29支;闭死长度≤20 mm43支,>20 mm27支;闭死末端形态呈鼠尾状42支,呈刀切状28支;70支完全闭死血管成功植入支架57支,PCI成功率81.4%。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早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选择适当的病例及病变,对预防CTO形成及提高PCI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疗效。方法81例CHF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成PTX组(PTX200mg,每日3次,n=41)和安慰剂组(n=40),共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结构和功能、生活质量、运动耐量的变化以及PTX治疗对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74例CHF患者完成随访。与安慰组比较,PTX可显著降低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水平(均P<0.05)。此外,PTX在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56±9)mmvs(61±7)mm,P<0.05]、增加左室射血分数[(48±11)%vs(41±12)%,P<0.05]和降低再住院率(34%vs61%,P<0.05)等方面较安慰剂组更显著,但两组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PTX可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状态,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小剂量氨甲喋呤(MTX)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各炎症递质的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2例CHF患者(NYHA Ⅱ~Ⅳ)被随机分为 MTX治疗组(7.5 mg/周)和常规治疗组,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浆中各炎症递质表达水平及临床病情,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CHF患者外周血浆中各炎症递质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②MTX治疗组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的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81 ±0.83)μg/L ∶(3.23 ±0.89)μg/L;(49.9 ±20.9)ng/L∶(60.4 ±17.7)ng/L,均P<0.05),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1 受体拮抗剂的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92.7 ±22.0) ng/L ∶(78.2 ±15.5)ng/L,P<0.05]。③与常规治疗组比较,MTX治疗组在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运动耐量方面可得到进一步改善,但CHF患者两组在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以及重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MTX治疗对CHF患者具有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ptf-V1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ptf-V1、LVEF、E、A、E/A均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ptf-V1≤-0.03mm.8者的LVEF、E、A及E/A异常程度显著高于>-0.03—m.S者,表明ptf-V1能反映老年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早搏后的正变力作用的原理和心肌力学的规律,采用心阻抗一阶导数图结合微电脑研究有室早的健康人22例和器质性心脏病病人22例,以探索两者之差异,结果两组室早前后的 QS_1、QZ、Cdz/dtmax、HI、SV、SW、PEPI、LVETI、PEPI/LVETI 有显著差异(P<0.001),而健康组的室早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器质性心脏病室早后有明显的正变力作用,为临床鉴别诊断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本方法无创伤、简便、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7.
疏血通在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疏血通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68例完成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疏血通治疗组。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再狭窄情况。结果共有43例患者完成随访,疏血通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组20例。疏血通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3例(1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7例(35%)](P<0.05)。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疏血通治疗组经治血管的病变狭窄程度明显轻于常规治疗组;晚期丢失内径及其指数[(0.46±0.25)mm,(24.26±8.64)%]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0.75±0.33)mm,(31.25±11.03)%],P值均<0.05;而净获得内径及其指数[(1.23±0.30)mm,(58.96±24.68)%]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0.98±0.33)mm,(42.68±29.51)%],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再狭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在预防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中文版SF 3 6量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HRQOL)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SF 3 6量表对 12 8例心衰患者的HRQOL进行评价。结果  (1)心衰患者HRQOL各维度的得分随心功能分级增加逐步下降 ,均显著低于我国一般人群 (均P <0 .0 1)。对于不同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及运动耐量的患者来说 ,只有部分维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而不同左室射血分数组患者间各维度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2 )相关分析提示 ,各影响因素仅对部分维度呈中、低度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临床病情对患者HRQOL的影响作用比常见的一些人口学指标更为重要 ,但所有因素对各维度变异的解释作用仅为 2 1.5 %~ 41.8% ,对心衰患者HRQOL综合评分、生理健康内容评分及心理健康内容评分变异的解释作用分别为 5 0 .2 % ,2 7.6% ,42 .7%。结论  (1)心衰患者的HRQOL较一般人群已出现明显下降。 (2 )常见的一些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病情共同用于解释患者HRQOL下降的意义有限 ,导致患者HRQOL下降最为主要的因素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AE)在临床比较罕见。本院于2004年5月收治1例巨大CAE并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