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方剂反证寻找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证候稳定时间窗,并验证证候的稳定可靠性。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法并通过体质量测量、糖水消耗实验、行为学实验、脑组织5-羟色胺(5-HT)检测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通过人类临床症状等效转化为大鼠宏观表征等方法来进行大鼠的肝郁脾虚证的证候判别,基于宏观表征动态采集量表用逍遥散反证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稳定可靠性。结果 大鼠16周龄时,CUMS组(应激8周)大鼠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穿格次数和活动总距离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2区5-HT含量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说明抑郁症疾病的模型制作成功。CUMS组大鼠肝郁脾虚证出现于14周龄(应激后6周),16周龄(应激后8周)时数量达到最大值占比约70%,往后数量逐渐下降。方剂反证CUMS组14,16,18,20,22周龄大鼠证候积分分别减少66.6%,70.7%,54.8%,50.4%,44.8%,证候疗效分别为有效、显效、有效、有效、有效。结论 CUMS组大鼠14~16周龄即CUMS 6~8周是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稳定可靠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水疱为特征。疱疹消退后,局部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者则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1],在50岁以上患者中,其发病率可高达50%[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14年1~6月采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敏  李玲  王佳琪  蒋悦  季宇  朱巍  张京华  孙洁  于眉 《河南中医》2015,35(1):104-105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筛选90例2型糖尿病未失眠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分析其本虚证型的构成及证型分布与BMI指数、病程、年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按本虚证型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4型;其与BMI指数、年龄、病程均有相关性;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结果显示失眠本虚证型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r=0.471,P0.01)均相关,组间比较显示失眠患者在并发症发病率和多并发症共同发病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失眠患者的中医本虚证型分布集中于阴虚证,糖尿病合并失眠及本虚证型分布与糖尿病并发症明显相关,提示生存质量和情绪变化导致的失眠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雷诺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RS)[1]是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表现为寒冷或精神刺激等因素作用下,肢体远端皮肤出现对称性、阵发性的苍白、紫绀、潮红性改变。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2类,前者无伴随疾病,称为雷诺病(Raynaud’s disease,RD);后者伴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称为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RP)。  相似文献   
5.
于眉  李玉波  李玲  王颖超  杨敏  裴明明 《陕西中医》2020,(11):1661-166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仅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和饮水试验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4.435,P<0.05); 治疗前组间吞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障碍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WB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降幅及红细胞变形指数(EDI)增幅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幅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可更好的缓解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及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体检的某科技园区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及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诊断过敏性鼻炎,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患病情况及过敏原分布特征;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法对过敏性鼻炎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1541名职工,其中1849例职工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6.02%。经过敏原检测,吸入性过敏原患者1610例,阳性率为87.07%;食物性过敏原患者484例,阳性率为26.18%;吸入性过敏原排名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是尘螨(52.68%)、屋尘(40.51%)、树花粉(27.69%)、艾蒿(13.90%)、豚草(11.52%);食物性过敏原排名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是鳕鱼/龙虾/扇贝(6.65%)、黄豆(5.84%)、淡水鱼(4.98%)、蟹(3.52%)、虾(3.14%)。其中736例患者是单一过敏原,占39.26%,1113例患者有≥2种过敏原,占60.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8~29岁(OR=2.159)、年龄30~39岁(OR=2.115)、BMI≥28.0 kg/m2(OR=1.717)、管理岗位(OR=1.358)、既往过敏史(OR=1.765)、父母过敏性鼻炎(OR=1.444)、吸烟或被动吸烟(OR=1.513)是北京地区职业人群过敏性鼻炎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地区职业人群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较高,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年龄、BMI≥28.0 kg/m2、管理岗位员工、既往过敏史、父母过敏性鼻炎及吸烟或被动吸烟是过敏性鼻炎患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发病过程中足细胞表达的影响,及α-actinin-4的表达与足细胞数目和DN大鼠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采取腹腔注射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DN大鼠肾小球中α-actinin-4和WT-1表达情况。进一步设计体外细胞培养试验,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糖肾平对足细胞α-actinin-4和WT-1表达的影响。结果:糖肾平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DN组大鼠肾组织中α-actinin-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α-actinin-4表达与尿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0.384,P0.05)。模型组足细胞数目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且α-actinin-4表达与足细胞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498,P0.01)。糖肾平治疗后α-actinin-4的表达水平及足细胞数目均明显升高(P0.01),且体外足细胞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α-actinin-4表达降低,足细胞数目减少。α-actinin-4表达与蛋白尿呈负相关,与足细胞数目呈正相关。糖肾平可能通过调控糖尿病肾病肾组织actinin-4蛋白表达,保护大鼠足细胞,进而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起到保护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及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疏风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疏风通络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浆D-二聚体采用比浊法;准确收集24 h尿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计算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UN和Scr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CRP和DD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疏风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确切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Wistar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对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的影响。方法:将7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64只。釆用空腹状态下,一次性腹腔注射STZ(45 mg/kg)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再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小剂量组和糖肾平大剂量组。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重,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14周末,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lood urea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含量。肾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Podocalyx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糖肾平对STZ诱导的DKD大鼠药效学影响:与模型组比较,经过糖肾平治疗后,各组大鼠体质量、皮毛光泽度、饮食、活动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糖肾平大、小剂量治疗组体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糖肾平各组治疗后,从第2周起DKD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血BUN、Scr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糖肾平治疗组Podocalyxin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糖肾平可抑制DKD Wistar大鼠足细胞损伤,对其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痰和瘀的中医理论研究颇多,现将痰和瘀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内环境理论相结合,重新认识痰瘀互结。痰瘀互结的临床症状诸多学者表述不一,主要有癥积包块、神志失常、疼痛、肌肤麻木、肢体偏废、痈疡等。基于理论研究发现,大部分症状都可以归纳为疼痛和麻木2个核心症状,并系统阐述了痰瘀同病的病因病机,以冠心病、抑郁症、阳痿3个临床常见疾病为例,探讨从痰瘀论治在具体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