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勃兰治疗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奥勃兰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 103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 疗组(奥勃兰组)53例,口服奥勃兰;对照组(尼莫地平组)50例,口服尼莫地平缓释胶囊。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及MMSE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治疗组总 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66%(P<0.01)。 结论 奥勃兰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但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身亚低温不同起始时间对急性脑梗死近期与远期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最佳时间窗。方法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7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6~12 h 时(A1)22例及12~24 h(A2)32例;对照组6~12 h (B1)30例及12~24 h(B2)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脑保护及对症治疗,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身亚低温治疗,配合冬眠合剂。使肛温控制在33~35℃。降温持续时间5~7 d 。评定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1、3、6个月各时间点 NIHSS 评分、MRS 评分。并记录死亡、再发脑梗死等终点事件。结果①起始时间6~12 h与12~24 h 亚低温治疗组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各自对照组。②6~12 h 亚低温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12~24 h亚低温组。③肺部感染是亚低温治疗较常见并发症,但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溃疡、脑心综合征的并发症。结论24 h 内长程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且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随之增多.闲暇教育应运而生它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教育,是提高人的自我决断意和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教会人从物质环境和生活压力获得心理自由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本文针对当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常把大量的闲暇时间也作为工作时间,体力过度透支,生活无规律,闲暇观念淡薄,闲暇方式单一,闲暇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身心失衡引发疾患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渗透闲暇教育改变员工闲暇方式的低水平,使其具备创造和享受高质量闲暇生活的情趣和能力,从而可以改善和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对和谐医院的创建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颈二维B型超声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动脉弓粥样硬化(AA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颈二维B型超声对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我科确诊的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动脉弓及颈动脉进行检测,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56例患者中33例(58.93%)发现AAA,46例(82.1%)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合并AAA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32例(57.14%)。AAA的患者中脑梗死25例(44.64%),腔隙性脑梗死8例(14.29%),P<0.05;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部分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血糖、LDL的关系比较:AAA程度分级Ⅰ、Ⅱ、Ⅲ级,年龄、血糖、LDL呈增高趋势;性别比较,男性AAA阳性度高于女性,P<0.05;AAA与无AAA患者血糖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AA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栓子来源和独立的危险因素。经颈二维B型超声探查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AA的阳性率为58.9%,可以清楚地显示AAA斑块的形态学特征。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且患者无痛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合寻找病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潜在的栓子来源,指导服用调脂、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防止缺血性中风的复发,也适合应用于AAA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对我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办公室主任自身的作用使医院在执行文化塑造中,形成完整“链条“从而营造医院和谐文化,提高管理的效率效能进而提升医院竞争力.本文详细分析办公室主任的职责并阐述每一职责在医院执行力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在亚低温治疗期间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和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亚低温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无一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有效护理能确保亚低温疗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有效地激励中层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好比引爆了医院的“核能”,其释放的巨大能量对医院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脑梗死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在 2 0例出血性脑梗死 (HI)患者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6 2岁 ,最大 80岁 ,平均 6 9岁。其中心源性脑栓塞 16例 ,脑血栓形成者 4例 ,合并高血压 12例 ,高血脂症 8例。HI诊断前有 4例于发病 6小时内就诊 ,行动脉溶栓 1例 (应用尿激素酶 10万U) ,静脉溶栓 3例 (应用尿激酶 10万 U1例 ,30万 U2例 )。其余治疗为脑保护、自由基清除剂、促代谢等一般治疗。全部患者均经颅脑 CT扫描 2次或 2次以上确诊。 CT表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HI 18例 ,大脑前动脉 HI 2例 ,中线移位 6例。其出血程度按 Ha- cke分型法 ,即 :HI 型沿梗…  相似文献   
10.
六味安消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六味安消胶囊(邦消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选取46例FD患者,停止应用影响胃酸分泌及胃动力的药物1周后,给予症状评分,并进行餐前、餐后胃电图的检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口服2周后,再次进行症状评分并检测餐前、餐后胃电图的变化。结果:FD患者口服六味安消胶囊2周后,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D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胃电参数指标进行比较:主频、主功率显著增加(P<0.05);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N%)显著增多(P<0.01),胃动过缓百分比(B%)、胃动过速百分比(T%)显著减少(P<0.01)。结论:六味安消胶囊可显著改善FD患者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主要症状,增强胃肌电活动,增加胃电图的主频及主功率,使紊乱的胃电节律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