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鼠曲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纯化手段相结合对鼠曲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鼠曲草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乙酯(1),原儿茶酸乙酯(2),对羟基肉桂酸(3),4-羟基苯乙酮(4),原儿茶酸(5),3-(4’-formylphenoxy)-4-methoxybenzaldehyde(6),desmethylyangonine-4’-glucopyranoside(7),4’-hydroxydehydrokawain(8),绿原酸(9),1,4,5-三咖啡酰奎宁酸(10),1,5-二咖啡酰奎宁酸(11),1,5-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2),1,3-二咖啡酰奎宁酸(13)。结论:化合物1,2,4~7,10为首次从鼠曲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BI平台数据集成特点,实现公立医院绩效附加指标采集自动化,提高上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方法:根据绩效考核与医疗质量管理附加25项指标项数据采集要求,建立BI平台与各数据业务平台视图,通过病案号集成后构建审核体系,于公立医院绩效上报软件导出。结果:通过BI平台集成数据,病案统计管理系统数据对接速度明显提升,通过构建审核体系,错误数据明显减少,较大地提升了病案首页数据完整度。结论:通过院内BI平台将原本散在不同系统的数据集成,能够有效提高数据采集利用效率,减少错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赶黄草中大环多酚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对17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并对上样液体积流量、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上样体积、洗脱溶剂体积分数、洗脱液体积进行考察,HPLC法测定大环多酚含量及其转移率.结果 最佳条件为HPD-400型大孔树脂,大环多酚质量浓度1.60~2.20 mg/mL,...  相似文献   
4.
馒头作为中国的传统面食之一,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而成。发酵面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十分养人,尤其深得北方人的喜爰。在节日的餐桌上,经常会有一些不同造型和口感的花样馒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2014-2021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构成,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1年8年期间首次诊断为恶性肿瘤的出院病例,描述统计不同年份、地区、性别及年龄肿瘤病例的疾病构成。结果:2014-2021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85 223例,其中男性50 275例,女性34 948例,平均入院年龄59.84岁,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排在首位;前列腺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分别位于男性、女性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首位;各类恶性肿瘤患者户籍主要为本市;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峰值分别在65岁以上和45-64岁。结论:恶性肿瘤的出院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恶性肿瘤的分布调整防治策略及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丹参饮片性状指标与内在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筛选获得可行可控的质控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域性市售丹参饮片等级标准。方法:基于“辨状论质”理论,将来源于上海市售的不同直径和不同切面颜色丹参饮片分等,采用色差仪对不同切面颜色丹参饮片粉末颜色值进行测量,结合饮片指标性化学成分含量,使用OriginLab 2021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丹参饮片直径与总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丹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丹参饮片切面颜色与粉末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丹参饮片粉末L值与丹酚酸B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b值与丹酚酸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丹参饮片直径和切面颜色指标可作为其内在品质判断指标,为上海地区市售丹参饮片等级标准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姚风艳  黄豆豆  黄光辉  薛丹  孙连娜 《中草药》2014,45(11):1536-1539
目的 研究八角科植物短柱八角Illicium brevistylum干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和ODS反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短柱八角干皮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吡喃木糖苷(1)、槲皮素(2)、二氢山柰酚(3)、山柰酚(4)、五灵脂酸V(5)、儿茶素(6)、3,5,7-三羟基色酮-3-O-α-L-阿拉伯吡喃糖苷(7)、大八角素(8)、莽草内酯B(9)、7-O-乙酰基-莽草内酯B(10)、红花八角素C(11)、花旗松素-3-O-β-D-吡喃木糖苷(12)。结论 化合物57为首次从八角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8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症为小关节慢性滑膜炎症的持续反复发作,致残率较高.RA的治疗一直是个难点,RA动物模型的研究也是关注的重点,有效的动物模型为RA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由于物种的差异性,尚没有一种模型可以完全模拟人类RA的发病过程和特点.为此对近年来RA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根据造模方式的不同分为诱导型、转基因型和自发型,并进一步对模型获得、病理生理过程特点、发病机制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RA研究中合理选择实验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叶榄仁叶中三萜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使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大叶榄仁叶提取物中的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所得的三萜化合物进行体外降糖活性检测。结果:从大叶榄仁叶中共分离出1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白桦酸(2)、2-羟基熊果酸(3)、3-表白桦脂酸(4)、阿江榄仁酸(5)、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甲酯(6)、麦珠子酸(7)、3β,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8)、3α,19α,23,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9)、积雪草酸(10)、rubrajaleelol(11)、maslinicacid(12)、2α-羟基乌苏酸(13)。体外活性实验表明,积雪草酸对体外α-淀粉酶抑制作用显著。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1为首次从使君子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大叶榄仁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CT特征预测结直肠腺癌周围神经浸润(PN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结直肠腺癌患者的术前全腹CT资料,分为PNI组(n=31)和无PNI组(n=48)。采用单因素分析2组间CT特征及双能CT定量参数,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单一CT参数和联合模型预测结直肠腺癌PNI阳性的效能。结果 2组间CT所示原发病灶位置、病变肠壁最大厚度及有无肠周淋巴结转移、瘤周肠系膜条索影、肿瘤沉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能CT定量参数中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λHU)、碘浓度(IC)、标准IC(NIC)、双能指数及静脉期NI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参数预测结直肠腺癌PNI阳性的AUC为0.615~0.698,联合模型的AUC为0.864。结论 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CT特征能有效预测结直肠腺癌PNI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