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胆碱能药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锋生  韩继媛 《医药导报》2006,25(9):0931-0933
缺血 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占重要位置。近年来,抗胆碱能药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长托宁防治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活跃,主要集中在膜稳定和钙拮抗上,抗胆碱能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商品名为克芜踪,化学名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属联吡啶类广谱除草剂,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彻底清除体内毒物、积极控制癫痫大发作、积极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方面,对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表明毒鼠强中毒的治疗在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抗惊厥药物的使用、防治MODS的具体治疗措施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规范。  相似文献   
4.
急性毒鼠强中毒153例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观察15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脑电图改变,及其预后.结果 15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95.4%)、头昏头痛(88.2%)、抽搐(85.6%)、意识障碍(60.7%)、脑电图异常(71.2%).随访一年,15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死亡42例(27.5%),其中轻、中、重度中毒组的死亡率分别是0.0%、6.1%、58.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11例(71.9%)存活患者中98例完全康复,13例有轻中度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虽然急性毒鼠强中毒死亡率高,但是存活患者多数预后佳.  相似文献   
5.
观察25例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在应用地高辛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心得安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加用心得安后,心率由102.4±12减至72.5±7次/分,心功能改善,副作用少。提示地高辛合并小剂量心得安治疗CHF伴快室率房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临床急诊教学中PBL教学方法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具有可比性的PBL教学实验班(30人)和传统教学对照班(30人),PBL教学实验班的教学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利用摸底考试和出科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PBL教学实验班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与传统教学班的学生考试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BL教学实验班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班(P<0.05)。结论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突出急诊医学教学模式自身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急诊教学资源,提高急诊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床边快检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二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96例疑似ACS患者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段,同时进行cTnI和Mb的测定。结果:在确诊的87例AMI早期诊断中,cTnI阳性出现滞后,3h内测定的阳性率为16.1%,显著低于Mb的阳性率(72.4%),P<0.01;24h内测定cTnI的阳性率为100%。结论:在急诊科床边快检cTnI与Mb对AMI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尽管多数情况下,胰腺炎表现为轻度,但约25%的患者可能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继之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从神经因子环节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复方麝香注射液干预,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DNF、NGF表达均增高。模型组于灌注2h上升,6h达高峰,24h回落;复方麝香注射液组BDNF表达明显升高,24h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NGF上升规律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NGF表达,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通过促进脑组织产生BDNF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长托宁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长托宁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NF-κB的影响。方法:参照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GCIRI模型。大鼠全脑缺血10min后于再灌注的同时分别给予山莨菪碱和长托宁腹腔注射,于再灌注2h、6h、12h和24h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脑组织NF-κB的活化情况,用HE染色法检查脑组织受损情况。结果:GCIRI后脑组织NF-κB在再灌注2h即有明显表达,于再灌注6h达到高峰,以后表达逐渐下降,HE染色光镜下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加重。长托宁组和山莨菪碱组各时间点NF-κB活化较模型组明显下降,神经细胞受损减轻,且长托宁组与山莨菪碱组比较亦明显下降。结论:长托宁可以明显抑制GCIRI时脑组织NF-κB的活化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损伤,起到脑保护作用,且较山莨菪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