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152例来我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非手术方法治疗及手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各项Cooney腕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5%,与对照组(81.58%)结果比较显著较高;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功能状态评分、握力评分以及掌曲/背伸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硬性凸起、腕管综合征、肌腱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确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保证血液安全,满足临床用血,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羌偿献血的宣传;构建良好的组织血源的基本框架,形成层次鲜明的献血网络;加强献血者资料数据网络化管理;树立以献血者为本的道德理念,全面加强和完善各项服务。[结果]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结论]提高广大公民无偿献血意识,是促进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慢性喉炎是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 ,一般西药的抗菌疗效欠佳 ,而中医针灸疗法有一定优势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谢强主任在 2 5年实践中总结了慢性喉炎的治疗规律 ,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兹总结如下 :1 辨证精当 ,知常达变谢主任认为 ,慢性喉炎常因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 ,炼津为痰 ,喉失濡养所致。主要病机为阴虚痰热 ,多见于急性喉炎失治或误治 ,嗜食辛辣香燥之品者 ,或用嗓过度 ,好喜冷饮。喉为气道 ,司呼吸 ,主语音。若肺肾阴虚 ,阴虚津亏 ,津液亏乏 ,喉失濡养 ,或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 ,炼津为痰 ,上凝于喉 ,则喉部干痒痰粘 ,声音沙…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省煤炭系统不同年代尘肺病人死因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全国尘现流调办公室统一制定的尘肺病例卡片,对至1996年底的我省煤炭系统3447例病人进行逐例登记,而后输入微机处理,结果:调查显示,随着年代的发展,尘肺的平均死亡年龄逐渐增高,因肺结核死亡明显下降,而因恶性肿瘤,冠心病,高心病死亡有升高趋向,直接死因是尘肺的一直处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结论:不同死因在不同年代其SPMR,SMR显著性各  相似文献   
5.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腹腔(或盆腔)手术后的继发症之一,可发生在术后任何时期,但大多数在术后2a内出现,临床可分慢性部分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3类,针推对前2类肠梗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排外绞窄性肠梗阻);男18例,女12例;病情长者3a,短者3d;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5例,阑尾切除术后12例,胆囊切除术后5例,子宫次切术后2例。2 治疗方法2.1 针刺取穴足三里、天枢(新鲜伤口者除外)、上巨虚、下巨虚。采用泻法,强刺激,使针感上行至腹部,留针20min,隔5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2.2 推拿2.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钙剂补充方式对改善献血者柠檬酸盐抗凝剂相关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22名年龄匹配的志愿者应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研究模式,在一定的间隔期内分别实施了3次标准化条件下的临床干预方案,A:持续80min,按1.5mg.kg-1.min-1输注柠檬酸盐抗凝剂;B:A+输注前10min口服1.2g钙剂;C:A+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100mg/h。在干预实施的同时记录受试者对柠檬酸盐抗凝剂输注的反应,并采集不同观测时间点血样做游离钙离子浓度(iCa2+)检测。结果柠檬酸盐相关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唇、面部、肢体麻木、胸闷、头晕、恶心等轻、中度反应;临床干预40、80和干预结束后120min时,A组与C组相比,iCa2+(mmol/L)分别为1.00±0.05vs1.06±0.05、0.94±0.06vs1.04±0.06、1.22±0.05vs1.30±0.05(P<0.01),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为54.55%vs18.18%(P<0.05),而A组vsB组这2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的男性与女性相比,干预终末点iCa2+(mmol/L)为0.98±0.04vs0.90±0.06(P<0.01),副反应发生率为13.64%vs40.91%(P<0.05)。副反应的发生与干预性补钙终末点的iCa2+密切相关(r=-0.52,P=0.01)而与试验对象的体重无关(r=-0.238,P=0.286)。结论本研究模式下,静脉补钙比口服补钙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柠檬酸盐所致低钙血症并减少相关副反应的发生;以口服补钙作为预防措施时则需在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上多加考虑。对女性献血者在机采血液前进行常规性的预防性补钙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避免短间隔献血,保证献血者健康和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探讨实名制对短间隔献血的干预效果。[方法]设定以实名制献血为核心的干预措施,2006年开始实施干预,随访24个月,调查2005至2007年间短间隔献血者基本情况,设计调查表调查短间隔献血发生原因,分析短间隔献血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短间隔献血发生率女性(0.77‰)和20~24岁组(0.99‰)较多;短间隔献血者和非短间隔献血者血液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6.3%与94.8%,两者类似。发生短间隔献血的主要原因为时间记错(27.9%)、认为无所谓(13.9%)、不完全了解间隔期要求(15.2%)、减肥(10.9%)和确认血型(6.3%)。短间隔献血发生率从2006年3月国家实行实名制献血前的1.28‰降为实行后的0.11‰。[结论]实名制献血;一个地区设置一个献供血机构;实现献血信息的共享和在线更新;加强宣传,扫除知识盲点;严格现场健康咨询,规范献血过程沟通;严格执行血液采集规程等综合干预是避免短间隔献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H抗原缺乏血型的表型频率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人群中H抗原缺乏血型的表型频率,研究其血清学和遗传学特征。方法用单克隆抗H试剂进行H抗原缺乏血型筛查;对经筛检出及其它来源的H抗原缺乏血型标本进行血清学分析及ABO血型初步鉴定;使用PCR-SSP进行ABO基因分型;对PCR扩增FUT1和FUT2基因的蛋白编码区产物进行测序,了解其基因型及核酸序列突变情况。结果从85390名献血者中检出10例H抗原缺乏血型,均为类孟买型(分泌型)。对14份类孟买型标本进行FUT1基因分析,检测出h1(nt547-552Δag)、h2(nt880-882Δtt)、h3(nt658c→t)和hnew-2(nt328g→a)4种隐性等位基因。这些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h1/h1(6例)、h1/h2(7例)和h3/hnew-2(1例),其中h1等位基因占67.85%,h2等位基因占25.00%。共检测12例类孟买型标本的FUT2基因,发现均存在纯合的nt357c→t突变,在FUT1基因型为h1/h2的个体中还检出nt716g→a突变,均为杂合子。未发现其它FUT2无效基因。血清学分析发现所有个体的不规则抗-A或抗-B在37℃中均无活性,而有7份标本血清中存在37℃具有活性的抗-H或抗-HI。结论福建省人群中类孟买型的表型频率估计约为1∶8 500。在福建省类孟买型个体中h1和h2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地域流行特征,存在h1-Se357和h2-Se357,716的单元型连锁遗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幼专科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提高满意度的干预措施。方法参考文献设计并评价问卷,对完成诊疗活动的60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α=0.88)和效度,有效问卷率99.0%(594/600);患者满意度受综合因素影响,医护人员经验、医生技术、医护人员态度、就医环境与就医流程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问卷对完成诊疗的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效果较好,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在经眉弓额叶底入路解剖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新鲜和灌注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各5具,于眶上孔外侧经眉弓切口、游离骨瓣开颅,在便携式视频显微镜下解剖并观察前颅底和蝶鞍区。结果 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眉弓额叶底入路能够清楚、逼真地显露视神经、视交叉、垂体、嗅神经、颈内动脉及其分叉、眼动脉起始部等前颅底和蝶鞍区的解剖结构。结论 便携式视频显微镜经眉弓额叶底入路可安全有效地显露前颅底和蝶鞍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