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入院当天即给予患者万汶静脉输注(成人通常为1000~2000ml),同时静脉推注呋塞米,力求作到出入量基本平衡;入院第2天开始逐渐减少万汶用量。结果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3分者35%,Balthazar CT评分≥D或E者48%),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仅为6%和4%,胰腺手术率为4%,1个月病死率为2%。结论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表达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复方TCMP-1对AEP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4只,诱发AEP动物模型,并给予TCMP-1干预,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静脉血中多形核白细胞(PMN)PECAM-1的表达。结果 (1)在AEP自然病程组中,外周循环和胰腺微循环PMN PECAM-1的表达水平在AEP 2、4 h组相近,自AEP 4 h组开始,外周循环PECAM-1的表达上调直至AEP 8 h组;胰腺微循环PECAM-1的表达下调直至AEP 8 h组;在AEP 8 h组,PMN PECAM-1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AEP 8 h治疗组与AEP 8 h自然病程组中,体循环PMN PECAM-1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下调体循环PMN PECAM-1的表达水平或抑制PMN PECAM-1的过度表达,可以阻止胰腺微循环中PMN与内皮细胞的粘附。(2)抑制PMN PECAM-1的过度表达是中药复方TCMP-1实现其疗效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危重患者液体平衡与血液脑钠肽浓度的变化是否相关.方法 采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入我科的165位危重患者的BNP检查数据,记录患者对应时间段的名义出量和入量.结果 危重患者的液体平衡与血液脑钠肽浓度变化之间仅存在微弱的相关性,r=0.149,P=0.001(Pearson correlation,2-tailed).结论 液体平衡对容量负荷/BNP水平的影响是复杂的,液体治疗时应该考虑到这种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实验观察外源性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对正常大鼠胰腺、实验性急性胰腺炎(AP)病程的影响。方法将墨汁灌注的胰腺标本切成20μm厚片 ,二甲苯透明后封片供观察。依照Schmidt-Schnbein的方法 ,以灌流毛细血管长度Lc代表FCD。将OlympusProvisAX70显微镜通过OlympusU -PMTVC与PanasonicBT -H1450Y彩色监视器相连 ,监视器上1cm=12.5μm ;将一打印了12cm×12cm大小、含100个1.2cm×1.2cm方块的网格固定于监视器屏幕。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 ,计数毛细血管与网格的交叉点 ,再重复一次 ,然后计算交叉点平均值 ,以此计算灌流毛细血管长度Lc。Lc=π/2Nc/2Pd(Lc单位为cm -1;Nc=交叉点数目 ;P=网格中方块的数目 ;d=网格边缘的长度 )。结果研究发现 ,除蛙皮缩胆囊肽诱发的AP外 ,其余各组机能毛细血管密度 (Functionalcapillarydensity,FCD)均减少。5~30μg/kg的PACAP可促使血清淀粉酶轻微增高、胰腺水肿形成[胰腺干湿比 :实验组(23.88±2.532) %~(25.86±1.974) %与正常组(29.21±5.657) %]、炎性细胞浸润、腺泡细胞空泡化、部分病例可见脂肪坏死和实质坏死灶。15μg/kg和30μg/kgPACAP可加重蛙皮缩胆囊肽诱发的AP,胰腺组织水肿更明显[胰腺干湿比 :实验组(13.45±2.045)%~(17.66±4.652) %与蛙皮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ME)的必要性和选择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STME)的最佳切除范围。方法 以 31例直肠癌TME手术标本为对象 ,纵向由远及近以 5mm的间距连续取材 ,常规固定包埋 ,大组织切片机以 2 .5cm的间隔连续切片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将直肠系膜等分为内、中、外三个带 ,每带按左、右、后三个方向分为三个区 ,直肠癌在直肠系膜内的转移灶分别定位于上述九个区。结果 直肠系膜外带内癌转移 1 4例 (4 5 .2 % ) ,全部为低位直肠癌 ;远端直肠系膜 (DMR)内癌转移 2例 (6 .5 % ) ,均在原发灶下缘以远 3.0cm以内 ;环周切缘癌浸润 2例 (6 .5 % )。结论 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时 ,完整地切除直肠系膜非常必要 ;远端直肠系膜的切除应达到肿瘤下缘以远 4c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动物模型的早期微循环改变及中药复方清下1号(MCP-1)对AEP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方法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标记红细胞(FITC-RBC)胰腺活体微循环技术、微血管树脂/墨汁灌注光镜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技术,用蛙皮缩胆囊肽诱发大鼠急性胰腺炎(AP)动物模型,观察36只Wistar大鼠的早期微循环改变、MCP-1应用后胰腺局部微循环的反应。结果与AEP自然病程组比较,MCP-1治疗组血清淀粉酶由(2997.7±801.4)?IU/L降至(1909.7±295.5)?IU/L(P<0.01);胰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腺泡细胞胞浆内空泡减少;毛细血管密度由(52.8±6.1)%增至(63.2±5.5)%(P<0.01);微血管管径由(4.5±0.4)?μm增至(5.9±0.6)?μm(P<0.05);FITC-RBC显示胰腺微循环流速、流量增加,灌流稳定(0.87±0.06)nl/min(P<0.01)。结论MCP-1具有显著改善AP胰腺微循环的作用,抗AP胰腺局部微循环损伤是实现MCP-1疗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清下1号"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胰腺局部微循环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疗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我们运用蛙皮素(caerulein)诱发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动物模型,观察我院常用中药复方"清下1号"(MCP-1)对AEP胰腺微循环的影响,为阐明AP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原理以及临床经验的推广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1)对照组(n=12),于实验开始后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AEP自然病程组,于实验开始后1 h、2 h经大鼠左背腹膜后间隙皮下注射蛙皮素5.5μg/kg和7.5μg/kg;(3)MCP-1治疗组,于最后一次注射蛙皮素后1h经鼻饲管给予MCP-1 20 ml/kg.  相似文献   
8.
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涉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受体,作用机理和在急性胰腺炎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 缓激肽、内皮素、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化氮等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障碍中起一定作用。但实验结果并不一致。结论 影响血管活性物质发挥其微血管效应的因素较多,其在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缓激肽在器官微循环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 官微循环障碍是急性胰腺炎 (AP)等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血管活性物质参与了这些疾病局部微循环的调节 ,激肽尤其是缓激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 缓激肽的代谢缓激肽是在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下由激肽原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而血浆激肽释放酶是由激肽释放酶原转化而来 ,激肽释放酶原激活物促使激肽释放酶原转化为血浆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的活性可受到 3,4 二氯异香豆素 (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 )和PefablocPK(选择性血浆激肽释放酶抑制剂 )的影响 ,它们可通过抑制缓激肽的产生 ,从而抑制缓激肽的血管效应[1] 。机体内激…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7岁.因上腹痛21 h急诊入院.入院前21 h,患者饭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后背,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呕血、便血.5年前,患者曾罹患"急性胰腺炎".体检: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未黄染;头颈正常,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中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腹部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肝浊音界正常,肠鸣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