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对侧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椎体植骨,对侧椎弓根及上下椎体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3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X线片检查,观察椎体高度及矫正Cobb角有无丢失,以及内固定物有无断裂、松动情况发生。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发生,术前、术后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矫正Cobb角丢失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后,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远期椎体高度和矫正Cobb角的再丢失以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腓骨闭合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方法:将9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腓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腓骨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观察组优38例,良5例,及格1例,差1例,对照组分别为39、5、4、5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腓骨闭合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安全,骨折愈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后外侧倒"L"形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及体会。方法笔者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对2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采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21~62岁,平均43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1例。患者术前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加三维重建,部分行膝关节MRI检查。结果24例均获得随访6~29个月,平均16.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HSS)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1.67%。全部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至末次随访时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膝关节活动度100°~130°。结论采用后外侧倒"L"形切口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后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行内固定的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12例行扩大后侧入路,9例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果 21例获得随访,平均38个月,扩大的肘后侧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更少,Mayo肘关节评分较高。结论对于成人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治疗,采用扩大的肘后侧入路手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我科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②MRI示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或神经根,临床症状典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非手术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结果和并发症。方法 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非手术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共24例患者,回顾性比较15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9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从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影像愈合时间以及结果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5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影像学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结果评分更高(P0.05)。和非手术组相比,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于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与非手术组相比评分更高,总并发症率更低,是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良好内固定之一。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了解贵阳市7~9岁儿童乳、恒牙患龋状况与流行特征,为后续制定儿童口腔保健政策、开展口腔健康干 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选取贵阳市 4 个区 (县) 的 7~9 岁儿童 874 人,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其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贵阳市7~9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 龋补充填率分别为 74.28%、(3.82±3.70) 和 2.14%;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龋均、龋补充填率分别为 31.22%、(0.55±1.01) 和 2.38%。结论:贵阳市7~9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较为严峻,乳、恒牙患龋程度均较为严重,龋补充填率较低,窝沟封闭率不 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关注该程度,采取有效的口腔疾病干预措施,以改善儿童口腔健 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aisonneuve骨折的特点,提高临床认识,减少漏诊,同时给予正确的修复内侧结构,恢复踝关节功能.方法 患者外踝均采用钢板固定,内侧结构均给予固定,6例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3例采用锚钉固定,2例采用克氏针固定;下胫腓联合均采用单枚螺钉经或不经钢板孔固定.结果 该组11例,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分恢复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 要认识Maisonneuve骨折是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中旋前-外旋型Ⅲ度骨折,AO分型中C型骨折,是较少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减少漏诊的发生,并予可靠的固定,尤其是内侧结构,才能降低该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与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并发症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男14例,女11例,年龄(56.3±4.2)岁,C1型14例,C2型8例,C3型3例,住院时间(15.6±1.7)d;21例行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男12例,女9例,年龄(53.8±5.1)岁,C1型13例,C2型6例,C3型2例,平均住院时间(17.8±2.2)d。从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侧膝关节功能评分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38个月,平均19.6个月。1例感染,3例内固定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1例患膝关节活动受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Evanic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及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理想内固定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