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两种激光在心肌血管重建术(TMR)中的组织学效应。方法:实验犬随机分为2组:连续波CO2激光组(n=20)及调制Nd:YAG激光组(n=10),2组均经心外膜法行激光打孔,观察激光孔道的组织学改变。结果:CO2激光孔道周围出现明显的碳化带、凝固性坏死层及心肌变性层,经8周的修复,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改建,尤以碳化程度轻的部位为著;而Nd:YAG激光孔道未见碳化物形成,凝固性坏死及心肌变性范围明显减小,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均较CO2激光减轻。结论:Nd:YAG激光孔道的热损伤程度轻,有利于心肌内微循环改建,以改善心肌供血,且具有术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结果分析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郭静萱,毛节明,潘静,颜卫东,栾宪亭,陈明哲临床上有多种技术手段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但唯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可清晰地观察冠脉的病变部位、程度、侧支循环状态,为判断预后,进行冠脉介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确定部位及患支,以先轻后重的原则,单纯使用日本国产尿激酶12~48单位,进行冠状动脉内注射溶栓,其中21例再灌注达到TⅠMⅠ的Ⅱ或Ⅲ级标准。再通率达80.8%,胸痛等症状消失,心电图多数回到等电位,心肌酶谱无明显高峰前移。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率为85.7%(18/21)一般毋需处理,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如持续存在,可静滴利多卡因、溴苄胺、胺碘酮等药物,没有直接观察到再灌注而加重心肌损伤所致的临床效应所引起新的细胞损害。冠状动脉内溶栓其方法较简便、安全性高、用药量小,发病时间越短,其疗效越高,能快速溶解血栓,加速血管再灌注,迅速改善局部心肌缺血状态,减少和避免冠状动脉内早期血栓的再闭塞,未发现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它方面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探索更好的治疗冠心病途径,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搭桥同期施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方法;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应用激光心肌打孔。结果:术后10天心肌核素扫描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met在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后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内移植,免疫荧光检测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内移植之后,不仅在移植细胞周围有c-met蛋白的表达,在远离细胞移植区域的心肌组织也可以有c-met蛋白的表达。结论骨髓干细胞心肌内移植可以促进心肌组织表达c-met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细胞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及骨髓中CD34+细胞含量;移植前、移植后24 h和随访12个月时分别测定血浆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D-Dimer)、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及尿酸(uric acid,UA)水平.入组及随访12个月时行动态心电图(Holter)评价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移植前后及随访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分离后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为(1.48±0.52)×109;CD34+细胞占1.28%±0.17%,数量为(18.57±9.14)×106.移植前循环血中CD34+细胞0.33%±0.12%,术后24 h达峰值1.30%±0.35%,72 h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0.53%±0.21%.移植后24 h血浆NT-proBNP较移植前无显著性变化(1 864.00±412.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随访12个月时较基线显著降低(701.05±154.60μg/L比1 864.00±369.70μg/L,P<0.05).移植后2、6、14、24 h血浆TnT、CK-MB水平较移植前均无显著变化.与基线相比,移植后24 h、12个月血浆BBC、Hb、网织红细胞、D-Dimer、hs-CRP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术后12个月随访未见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经冠状动脉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未引起微栓塞、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无影响,长期随访未见与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提示经冠状动脉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抗急性心肌梗死药)单次静脉给药后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5,10,15mg剂量组),建立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r-SAK的血药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r-SAK符合二房室一级消除模型,%为6.68-23.19L,AUC0-t为1.39-3.59μg·h·mL^-1,为1.35~4.37h。结论建议临床给药方法为r-SAK10mg、30min内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10.
女性冠心病发病特点及与雌激素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正>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低于男性,推测女性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西方社会近年来把雌激素在冠脉血管中的生理作用作为重点课题来研究,许多国家已开展了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ERT)并在改善其血脂代谢及心血管直接保护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现将本院508例不同性别冠脉造影证实的病变程度与年龄、性别规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992年2月~1994年2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508例住院病例.男327例,女181例,年龄:男性30~77岁(平均49岁)女36~75岁(平均61岁),其中心肌梗塞男:16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