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和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对不能切除性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41例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患者,或者固为肿瘤局部进展(按TNM分期为Ⅲb期),或者因为肺功能差(严重阻塞性肺病),被认为是不能切除性的。先予光动力疗法。静脉注射光敏剂Photofrin 2mg/kg(或血卟啉5mg/kg,华鼎药业),48和72小时分别在支气管镜下输入630nm红色激光照射;再在B超或CT引导下通过氩氦系统进行经皮冷消融。按症状、肿瘤大小和生存期判断疗效。结果 41例经此种联合疗法治疗后,90.2%的患者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症状积分治疗后明显降低,呼吸困难的改善最为明显;支气管镜复查,发现全部惠者支气管内肿瘤均得到不同程度消融,其中41.5%完全消失;CT复查发现肺内肿瘤CR34.1%,PR41.4%;X线片上,原有肺塌陷的病例中29.6%的塌陷完全消失,70.4%的肺塌陷减轻;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达44和71%。无论光动力抑或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和氩氦系统经皮冷消融,能分别消除支气管内、外的病变,两者相辅相成,因而可提高不能切除性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患胆管癌在我院住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患者入院后出现腹胀等不适,B超和CT提示胆管癌肝转移并大量腹水。消化道钡餐提示钡剂不能排空,胃内大量储留液,考虑胆管肿瘤侵犯胃窦、幽门管、十二指肠并导致不全梗阻,于2月28日给予胃镜检查明确肿瘤侵犯程度及是否行支架置人术。患者于2月28日在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下行电子胃镜检查。给予异丙酚6mL后患者安静入睡。胃镜下见胃底较多储留液和食物残渣,但胃体和胃窦无液体储留。  相似文献   
3.
在SD大鼠以胰胆管结扎法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胰岛β细胞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0)水平下降,血清葡萄糖和淀粉酶水平升高,提示急性胰腺炎时内分泌紊乱可能与胰岛β细胞nNOS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皮埋置125碘籽治疗不能切除性胰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皮埋置^125碘籽对不能手术切除性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在B超监视下,经皮穿刺注入^125碘籽入胰肿瘤内。按肿瘤大小,注入30~80粒,放射活性15~40mCi。结果 13例均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经^125碘籽局部埋置后,69.2%的病例腹痛改善,38.5%的病例腹痛几乎完全消失;53.8%的病例肿瘤缩小;中位生存期13个月,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3%、53.8%、38.5%和15.3%。结论 经皮植入^125碘籽对病人的侵袭性小,而取得的结果与常规手术、放化疗的结果大体相似,可作为不能切除性胰腺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探讨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Barrett食管的有效性。对比各种类型光敏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优点和不足,比较PDT与其他内镜下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其并发症。PDT疗法Barrett食管具有损伤小,造成穿孔等并发症的机会较小,且对于一些边界不清或者多病灶的病变可减少治疗遗漏等特点,但可造成食管狭窄且某些光敏剂需要长达一个月的避光期造成患者治疗期间不方便。PDT是一种可重复性,侵袭性小,特异性强而疗效可靠的一种治疗Barratt食管的方法,不仅对不典型增生而且对早期癌都有疗效,与其他内镜下治疗联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舌癌——附20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舌癌的疗效。方法舌癌患者20例,静脉注射血卟啉后24、48和72h在瘤体表面及瘤体内行激光照射。根据治疗后肉眼和CT检查肿瘤缩小和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有缓解,肿瘤缩小;CR:4例,SR:12例,MR:4例;2例出现暴露部分皮肤发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舌癌能有效缓解症状,缩小肿瘤,且能保存舌外型和功能,安全、不良反应小,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经皮冷消融联合酒精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经皮冷消融联合经皮酒精注射(PEI)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5例HCC患者共105个肿瘤块接受经皮冷消融治疗。冷消融采用cRYOCARE系统,氩气作为冷却剂,共给予2次冷却-复温循环,每次冷却时冷冻刀顶端温度为-180℃。其中36例瘤块直径大于6cm的患者,在冷消融治疗后1~2周接受PEI治疗,每周1次,连续4~6次。结果:在平均随访期为16个月(5~21个月)内,32例(49.2%)无瘤生存,22例(33.8%)生存但有肿瘤复发,其中2例骨转移,3例肺转移,其余17例为肝内复发,但仅有3例是原先冷消融部位复发。在随访1年以上的41例患者中,有32例(78%)迄今仍生存,包括无复发和有复发的病例。8例(12.3%)死于肿瘤复发,3例(4.6%)死于非癌性原因。有CT复查资料的43例中,38例(88.4%)显示肿瘤缩小。冷消融治疗后22例行瘤块活检,除1例外,均显示为坏死性疤痕组织。冷消融治疗前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的病例中,91.3%在治疗后3~6个月内AFP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冷消融并发症包括1例发生肝包膜开裂,4例发生一过性血小板降低,2例发生无症状性右侧胸腔积液,2例在原先冷消融部位发生肝脓肿。结论:经皮冷消融为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提供了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肝癌中医药治疗方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扶正、祛邪、主症及与现代微创治疗相结合等4方面论述中医药为主治疗不宜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方法,认为辨证论治与现代微创治疗相结合对不宜手术的肝癌患者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和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对不能切除性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对因为肿瘤局部进展(按TNM分期为Ⅲb期),或因肺功能差(严重阻塞性肺疾病),被认为是不能切除性的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患者41例,先予静脉注射光敏剂Photofrin2mg/kg或血卟啉5mg/kg,48和72小时在支气管镜下输入630nm红色激光照射;再在B超或CT引导下通过氩氦系统进行经皮冷消融。按症状、肿瘤大小和生存期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37例(90.2%)主观症状改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呼吸困难改善最为明显;支气管镜发现全部患者支气管内肿瘤均得到不同程度消融,其中完全消失17例(41.5%);CT复查发现肺内肿瘤CR14例(34.1%),PR17例(41.5%);X线片上原有肺不张27例中8例(29.6%)肺不张完全消失,19例(70.4%)肺不张减轻;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达43.9%和70.7%。无论光动力抑或经皮氩氦系统冷消融,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光动力疗法和氩氦系统经皮冷消融,能分别消除支气管内、外的病变,两者相辅相成,因而可提高不能切除性非小细胞性阻塞性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肝癌经皮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在获得明确诊断时,多数已不适于手术切除。近年来,一些试图代替手术的经皮消融疗法应运而生(表1)。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微创;对小的肿瘤可根治,与手术切除相媲美;对大的或多发性肿瘤,可减少瘤负荷,为进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条件,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