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上腹不适包块黄疸反复发作3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历简介孔凡民医师:病人女性,24岁。2005年3月5日入院。病人近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不适和黄疸,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并发现右上腹包块。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病来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发病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无减轻。既往史:否认肝炎、胰腺炎和结核病史;否认疫区和草原牧区居住史。体格检查:T36·6℃,P72/min,BP135/7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膨隆,压痛阳性,可触及一20cm×10cm包块,质软,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ALT314U/L,ALP182U/L,TBIL144pmol/L…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对94例ABP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ABP合并胆囊结石的59例行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结石1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其中3例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EST,联合LC治疗。结果全组术后再次发作胰腺炎1例,胆道出血1例,均为ERCP EST患者;另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全组有效率100%。结论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于治疗ABP效果好。微创技术是目前ABP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3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6年来收治的胰岛素瘤1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77例,女60例。137例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症。B超,CT,MRI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35.1%,67.9%,58.1%。1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2例(80.9%)行胰岛素瘤摘除术,4例(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12.7%)行胰体尾切除术,另外4例(3.2%)行开腹探查术。切除的122例肿瘤中,良性占96.7%,恶性3.3%;单发肿瘤98.4%,多发1.6%。86.9%肿瘤直径≤2.0cm。13.1%肿瘤位于胰头;位于胰体和胰尾者分别为46.7%和40.2%。结论Whipple三联症,结合IRI,IGR,C-肽,以及胰岛素原的检测水平,可作为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依据。胰岛素瘤的定位诊断仍很困难,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治疗首选肿瘤摘除术,如果术中探查未能找到肿瘤,不宜盲目行胰体尾切除术,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低血糖症,同时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方法,明确定位后,再考虑二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胰岛素水平正常的原因,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82年6月至2005年10月诊断为胰岛素瘤,且胰岛素水平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出现空腹或发作性低血糖症状,连续检测血糖,至少1次血糖值〈2.8mmol/L。同期检测外周静脉血中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均〈25mU/L。周围静脉血中免疫反应性胰岛素/血糖比值(IGR):〈0.3者5例,〉0.3者7例。12例中8例进行了血清C-肽检测,6例高于正常。结论少数胰岛素瘤患者的血胰岛素可在正常范围内,血胰岛素水平正常不能排除胰岛素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滑膜肉瘤3例报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普外科(110001)葛春林,郭克建,田雨霖我院近10年来收治3例腹股沟滑膜肉瘤,现报告如下。例1.病人女,42岁。入院前5个月发现左腹股沟处有蚕豆大小胖物,逐渐增大达6cm×6cm×8cm,触痛明显。术...  相似文献   
6.
对2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阴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石蜡包埋肝组织,应用PCR-EB法检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并与ELISA法检测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血清学乙肝5项均阴性的及HBsAg阴性但其它4项中至少有1项阳性的胆管细胞性肝癌石蜡包埋肝组织中,HBV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9%和45.8%,证实HBsAg血清学阴性者肝组织中仍有HBVDNA存在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性分析33例胆囊结石并发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患者发病早期(7d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33例患者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93.9%)例获得成功,2例(6.1%)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3.0%),切口感染1例(3.0%)。平均住院时间为12.4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提示对胆囊结石并发ABP患者早期行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成人先天胆管扩张症68例手术治疗资料。依Flanigan分型:Ⅰ型59例,Ⅱ型3例,Ⅳ型6例。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结果 术后发生胆汁漏6例。胰漏3例,急性胰腺炎2例。死亡2例,56例经1-20年随访,随访率为82.3%。5例表现轻度胆管炎,2例吻合口狭窄。余下49例均痊愈,无胆管炎及胆管狭窄表现。结论 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是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首选治疗。切除囊肿时,囊肿近端在尽量切净囊肿基础上行大口吻合,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囊肿远端在保证睫液引流通畅、不损伤胰管开口的基础上,尽量切净囊肿内膜。  相似文献   
9.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甲状腺癌的大多数,且有20%~50%伴淋巴结转移.因残留的转移淋巴结(metastatic lymph node,MLN)占颈部复发的大多数,所以手术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MLN是最重要的影响预后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发现的颈部淋巴结特征与原发性DTC伴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提高MLN的发现和清除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模型胰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ANP组和正丁酸钠治疗组(治疗组)。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ANP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HMGB1 mRNA的表达,并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ANP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在ANP建模后6h达高峰,12h下降。ANP组大鼠胰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在ANP后12h明显升高,至24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治疗组胰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在ANP后12,24h明显低于ANP组(P<0.05),且同期胰腺损伤比ANP组轻(P<0.05)。建模后24h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ANP组与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MGB1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ANP的全身炎症反应。HMGB1抑制剂正丁酸钠能降低ANP大鼠胰腺组织HMGB1基因表达水平,减轻ANP胰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