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院长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是能否管理好医院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儒家“修身为本”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医院院长应该从“仁、智、勇”三方面来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履行好院长职责,做好医院的当家人。  相似文献   
2.
鳖甲防治肝纤维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鳖甲不同剂型防治大鼠肝纤维化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鳖甲不同剂型进行预防和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肝组织胶原含量、免疫组化细胞因子的表达、血清透明质酸、肝功能、肝组织氧化指标,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等。结果:鳖甲煎煮液组SSS计分、肝组织胶原含量、纤雏化指标、促肝纤维化因子、血清酶学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鳖甲微粉组,而抗氧化指标显著上升(P〈0.05-0.01)。结论:鳖甲煎煮液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鼠肝纤雏化,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善肝功能、调控细胞因子水平等而发挥抑制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分泌、促进ECM降解吸收等综合作用,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鳖甲微粉药液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家兔及大鼠吸入全氟异丁烯(PnB)后血液中氟离子(FL)浓度的变化。方法家兔6只,雌雄各半;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8组。在动物动态染毒装置中,家兔头部暴露染毒20min,染毒浓度为(0.300±0.005)mg/L;大鼠头部暴露8min,染毒浓度为(0.150±0.005)mg/L。测定家兔染毒前和染毒后0…3612、24h时血液中P浓度;分别测定大鼠染毒前和染毒后0、0.5、1.0、1.5、2.0、2.5、3.0h时血液中F^-浓度。结果与染毒前比较,家兔及大鼠染毒后即刻血液中P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染毒后0.5和1.0h血液中F^-浓度仍明显高于染毒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染毒后1.5h血液中F^-浓度与染毒前基本一致。结论PFIB被动物吸入后迅速与体内物质作用,产物中有可解离出F^-的产物,血液中肿农度升高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有机氟化合物品种多,用途广,属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其生产中所应用的单体及产生的裂解气、裂解残液气和热分解物是有毒物质,其中八氟异丁烯是氟塑料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毒性最大的气体,急性毒性约为光气的10倍,主要靶器官为肺,部分毒物还损伤心、肝、肾等脏器。重症患者可发生肺水肿、肺纤维化甚至死亡。目前其中毒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治疗措施。所以尽早明确诊断,给予恰当、积极的综合处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报道浙江省衢化医院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8例急性有机氟气体中毒病人的救治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在氟聚合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裂解气、裂解残液气是有毒的混合有机氟单体 ,其中包括极毒的八氟异丁烯、氟光气等。有机氟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裂解残液气 ,引起急性肺损伤为主的疾病 ,重度中毒者预后差 ,可导致ARDS ,甚至死亡[1 ] 。为了进一步了解有机氟吸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炎症控制情况 ,本文对 2 0例患者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进行血清细胞因子IL1 、IL6、IL8和TNFa的测定 ,同时探讨其对有机氟吸入患者疗效和预后观察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共 38例。 2 0例有机氟吸…  相似文献   
6.
作者于2005年3月收治1例干燥综合征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静脉营养治疗患者并发Wernicke脑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rnicke脑病 (Wernickeencephalopathy,WE)是由维生素B1(VitB1)缺乏引起的一个征候群。由Wernicke于1881年首先描述。其典型三联征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精神障碍 ,如并发多发性神经病变者 ,又称之为四联征。国内外报道多见于慢性长期酗酒者和妊娠呕吐的妇女[1,2]。作者自1994年7月~2002年6月共收治静脉营养治疗后并发Wernicke脑病患者16例 ,现结合文献进行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 ,女5例。年龄27~65岁 ,平均48.1岁。其中7例为长期嗜酒者 ,平均日饮乙醇160g,酒龄7~26年 ,平均18.3年。基础病因 :急性胰腺炎4例、十二…  相似文献   
8.
本文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对32例早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间为临床和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住院患者61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伴有偏瘫,其中脑梗死43例,脑出血18例;61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7±6·5)岁。对照组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9±8·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1·2方法:2组患者均按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康复组除常规治疗以外,由康复治…  相似文献   
9.
布莱希特的叙述剧“间离效果”理论作为对欧洲传统亚氏戏剧之革新,在“演员与角色的辩证关系”、“演员与观众的辩证关系”两个层面受到中国戏曲的启发影响。布氏对中国戏曲的认知与解读既敏锐捕捉了其中的某些美学特质,同时也存在误读。在艺术展示的动机上,布氏戏剧陌生化手法的核心是对传统戏剧写实幻觉的消解,而中国戏曲的艺术展示其核心则是一种写意审美表现;在观众的欣赏态度上,布莱希特防止观众沉溺于虚拟情境是为了让其保持清醒和冷静,中国观众与虚拟情境保持距离则是出于艺术鉴赏的目的;在演员的情感体验上,中国戏曲演员的表演并非是为了使观众完全不动感情,相反是力求通过出神入化的表演感染观众。  相似文献   
10.
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已经成为除汉语语言外的第二大专业,教育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教育项目主要是加强来华留学医学英语授课师资队伍的建设,包括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整合课程及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培训。课程整合是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文章将对医学整合课程的背景、UCLA的整合课程进行介绍,体会到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及强有力的顶层设计是实施整合课程的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