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26例确诊为STEMI患者分为金属裸支架(BMS)组(n=98)和SES组(n=128),分别植入BMS和SES,对比观察术后30 d内及30 d~1年两组主要心脏事件(MACE)[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率(TVR)]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30 d内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组相比,术后30 d~1年SES组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5.7%和14.9%,P<0.01),主要与TVR显著降低有关(分别为3.3%和11.7%,P<0.01);两组间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分别为0.8%和1.1%)及心脏性死亡(分别为1.6%和2.1%)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TEMI患者采用SES治疗1年内疗效明显优于BMS,两者安全性相似;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维拉帕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再流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有效治疗手段.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PCI、及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可挽救濒危的缺血心肌,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冠脉造影脉冲响应分析评价心肌微循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冠脉狭窄病人心肌微循环和冠脉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数字血管造影脉冲响应函数的原理 ,分析视频时间密度曲线 ,测定造影剂平均通过微循环时间倒数(Tmicro -1) ,作为局部心肌微循环灌注指标。结合定量冠脉造影 (QCA)、计算和测量冠脉流速并计算冠脉阻力 ,为研究心肌微循环和冠脉循环动力学提供定量指标。结果随着近段冠脉狭窄最小腔径 (MLD)缩小 ,Tmicro-1 减少(P<0.001) ;PCI治疗后 ,随着MLD增加 ,Tmicro-1 增加 ,两者之间呈良好相关 (r=0.87,P<0.001)。示意Tmicro-1 可作为评估冠脉狭窄程度的定量指标。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后 ,随着狭窄MLD增加 ,Tmicro-1 和冠脉流速、冠脉阻力均得到改善 ,但PCI前Tmicro-1 与冠脉流速之间并非线性相关(r=0.18,P>0.05) ,可能与大 (体循环 )、小 (微循环 )循环之间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有关 (如侧枝循环 )。结论利用数字血管造影脉冲响应原理 ,测定Tmicro -1作为评估近端冠脉狭窄局部心肌微循环的定量指标 ,结合定量冠脉造影、冠脉血流动力学定量指标 ,有助于提高常规冠脉造影解剖和生理、大 -小循环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并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女,5岁,体重19kg。体检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于2007年4月9日入院。病程中无紫绀、呼吸困难,无蹲踞现象,无发育迟缓,近1个月来无发热咳嗽。心脏听诊:心率:11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2级收缩早期杂音,P2无亢进。心电图: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常规片:两肺纹增多,心前间隙狭窄。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右室比例增大。心尖四腔心切面:缺损大小13mm,距左房室10mm,距后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PCI术中经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血运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6名STEMI术中发生无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方案为:PCI+血栓抽吸+硝酸甘油;治疗组方案为:PCI+血栓抽吸+硝酸甘油+替罗非班。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运恢复情况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的TIMI血流分级、TMP心肌灌注血流分级、CTFC数值以及30天内的MACE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术中经抽吸导管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对预后具有较大益处。  相似文献   
7.
傅强  王彦炯  黄宜杰  吴强  路雯  朱瑞华 《江苏医药》2003,29(10):753-754
目的 探讨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APE心电图变化特征及溶栓抗凝治疗疗效。方法 43例APE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下肢深静脉造影、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及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40例予尿激酶2万IU/kg,2h内静脉滴注,并于溶栓治疗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结果 同位素肺灌注扫描示大面积栓塞28例(65.1%),次大面积栓塞15例(34.9%);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示下肢深静脉血栓18例(41.9%)。心电图变化以SⅠQⅢTⅢ、Tv1-4倒置最为常见。40例尿激酶溶栓治疗显效19例(47.5%),有效8例(20.0%),无效12例(30.0%),总有效率67.5%,死亡1例(2.5%)。结论 APE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安全、无创及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心电图虽无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对诊断有帮助;尿激酶溶栓治疗是APE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禁忌证APE患应首选。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注射维拉帕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发生无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1例,症状出现至到达医院时间<12 h。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梗死相关动脉后直接行PCI术。以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 2级判定为无再流。发生无再流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维拉帕米200ug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98例AMI急诊PCI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246枚,平均1.2枚。其中25例发生无再流,发生率12.6%,经冠状动脉注射维拉帕米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恢复TIMI 3级血流21例(84.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冠状动脉注射维拉帕米后,其中2例发生一过性血压下降,未做特殊处理3-5 min后血压恢复正常.3例出现心率<5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一过性2度窦房阻滞,1例出现2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5-1 mg后恢复。结论经冠状动脉注射维拉帕米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AMI行急诊PCI时发生的无再流,有利于减少术中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后对慢/无复流的影响。方法47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在术前或术中使用替罗非班的情况分为A(替罗非班)组:PCI术前术中使用替罗非班,起始剂量为10μg/kg,静脉推注大于3 min,并以0.15μg·kg-1·min-1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36 h;B(对照)组:术前术中未使用替罗非班。所有患者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300 mg。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并于发病后12 h内或仍有症状者超过12 h行急诊PCI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慢/无复流标准:冠脉造影诊断中排除病变部位急性闭塞、血栓、严重夹层、高度狭窄心外膜血管痉挛等因素后冠脉前向血流急性减少,TIMI≤1级为无复流,TIMIⅡ级为慢复流。结果替罗非班组:19例患者,年龄(67±7)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7例;植入支架21枚;对照组:28例患者,年龄(65±8)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20例;植入支架31枚;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1例慢/无复流;发生率5.25%;对照组:4例慢/无复流发生率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中或术前使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慢/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预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