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灌注IL-Ⅱ治疗PVTT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门静脉灌注白细胞介素-Ⅱ(IL-Ⅱ)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将IL-Ⅱ100万单位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在B超引导下注射到门静脉癌栓部位,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32例,门静脉癌栓部位注射生理盐水10ml,同时用顺铂20mg全身化疗,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癌栓消融及减低门静脉压力总有效率为(CR、PR、NR)9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治疗组生存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有3例获Ⅱ期切除,而对照组无一例。结论:虽然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灌注IL-Ⅱ治疗PVTT有部分患者疗效不显著及有出现肝内播散及远处转移的可能,但总的来说,大部分患者延长了生存时间,提高了生存质量,开扩了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并且由于其创伤小,可重复进行治疗等优点,我们认为其不失为一个治疗PVTT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赫军  潘金飞  黄栋 《广西医学》2001,23(1):60-62
肝细胞癌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在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三位 ,全世界每年约有 2 5万新发病人 ,其中 43.7%发生在中国。 WHO(1 983年 )肝病预防会议指出乙肝病毒与 HCC有密切关系 ,两者相关性高达 80 % ( 1) ,我国 80 %~ 90 %的肝癌患者有 HBV感染的背景( 2 ) ,因而针对合并 HBV感染的 HCC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干扰素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干扰素对乙肝的治疗作用  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其作用机理为 :增加机体 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对病毒的杀伤、吞噬作用 ;抑制病毒在新感染细胞内的复制 ;破坏…  相似文献   
3.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赫军 《广西医学》2001,23(2):284-286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又称肝细胞癌(HCC) ,是危害人体最严重的肿瘤之一。在中国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每年约 30万患者死于肝癌 ,年死亡率仅次于胃癌( 1) 。近 30年来 ,随着外周血甲胎蛋白检测的应用、小肝癌的发现、不规则性肝切除技术的进步 ,大肝癌综合治疗的发展 ,肝癌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手术切除率由 2 0 %左右提高到 40 %左右 ,切除后 5年生存率由 0 %提高到 2 0 %左右 ,而小肝癌术后 5年生存率可达 60 %~70 % ,不能切除的肝癌二期切除后 5年生存率可达30 %~ 50 % ( 2 ) 。 90年代以来 ,肝癌的治疗没有突破性的…  相似文献   
4.
肝癌与乳癌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癌与乳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以及这两种情绪障碍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肝癌组、乳癌组、非癌性疾病对照组各 6 5例进行评定。结果 :抑郁发生率 :肝癌 43 0 8% ,乳癌 2 0 % ,对照组 9 2 3%。焦虑发生率 :三组分别为 2 4 6 2 %、40 %、13 6 %。两组癌症抑郁、焦虑均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肝癌、乳癌患者与非癌患者相比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 ,在抑郁、焦虑情绪表达上 ,两组癌症亦有差异。提示合理的针对性心理干预在癌症的控制及生存质量提高上其意义是毫无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外科临床中的难题之一,我科1990年7月~1998年6月采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94例中发生并发症11例的原因和处理结果。结果:394例中发生胆道损伤4例,胆漏2例,切口感染2例,胃穿孔1例,十二指肠穿孔1例,急性胰腺炎1例,中转手术5例,术后剖腹手术2例。治愈10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加强专业化培训,熟悉病理理解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还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7.
缪靓靓  赫军  刘莉  赵媛  孟庆连 《淮海医药》2008,26(5):458-459
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疾病,其确切含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cC,经过至少1周深人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认的一组疾病;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证据,其病因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血管一结缔组织性疾病、其他疾病囊括了80%-90%的病倒,仍有10%的病例始终原因不明。由于长期发热及诊断未明,除疾病本身所致的相应并发症外,患者可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手术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优势及其适应证。方法:自1992年5月至2002年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488例中21例联合手术,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7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与胆囊切除术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阑尾切除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辅助脾切除2例;腹腔镜假性胰腺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胆囊切除与右肾囊肿开窗引流1例;腹腔镜右卵巢囊肿切除与胆囊切除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边缘型小肝癌切除1例。结果:21例均顺利完成联合手术,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拓宽了腹腔镜手术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白蔹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又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五味子苷(1)、大黄酚(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 8-0-β-D-吡喃葡萄糖苷(4)、poriferast-5-en-3β,7α-diol(5)、棕榈酸(6)、齐墩果酸(7)。结论 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白蔹的化学成分(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蔹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又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五味子苷(1)、大黄酚(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4)、poriferast-5-en-3β,7α-diol(5)、棕榈酸(6)、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