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淀粉样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脏病变称肾淀粉样变(renal amyloidosis)。肾脏是淀粉样变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大量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是肾淀粉样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后期肾功能可迅速恶化导致肾衰竭,预后甚差。随着认识水平和诊断手段的提高,肾淀粉样变已不再被视为少见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血液动力学在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章友康,杨季泰综述王海燕审校非免疫介导的进行性肾小球损伤机理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关心的热点,本文着重复习血液动力学改变在进行性肾小球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和防治措施。一、大部分肾切除所致残余肾单位...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尿酸血症系指正常嘌呤饮食情况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清尿酸含量男性和绝经期女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7μmol/L。国内随着国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显著增长。国内尚无高尿酸血症的确切发病率,发达国家中正常人群中的高尿酸血症比例约为5%。  相似文献   
4.
5.
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2006年联合提出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是要在全世界敲起警钟,以唤起人们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关注。今年3月8日是第2个世界肾脏日,主题是“了解肾脏,关爱肾脏”,重点是“从我做起,从基层做起”,希望借此增强全社会、广大群众和全体医务人员了解慢性肾脏病、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意识,并积极改善预防和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薄基底膜肾病(TBMN)合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遗传学机制.方法 对一病理学诊断为TBMN合并FSGS患者及其家系的COL4A3和COL4A4基因突变,应用与COL4A3和COL4A4基因连锁的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PCR扩增COIAA3和COL4A4全部98个外显子后,直接测序筛查突变.同时测序排除已为公认的FSGS相关基因NPHS1、NPHS2、WT1、TRPC6、ACTN4、CD2AP突变导致FSGS的可能.结果 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显示此家系与COL4A3和COL4A4基因连锁.直接测序在此家系中发现疾病患者COL4A4基因1214位的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导致Ⅳ型胶原α4链第405位甘氨酸突变为谷氨酸,并且发现COL4A3基因一多态性IVS1-4C>T.此多态性随疾病分布,可能与致病相关.未发现FSGS相关基因的突变.结论 此家系是在TBMN的基础上发生FSGS.Ⅳ型胶原α4链突变及随疾病分布的基因多态性是否导致TBMN合并FSGS或使其易感性增加尚待更多家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恶性血液病的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系统疾患如贫血(包括溶血性尿毒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镰状细胞病、良性原发性高球蛋白血症等均可产生肾损害。本文主要将临床较常见的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三种恶性血液病引起的肾损害作一叙述。一、多发性骨髓瘤的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大量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骨骼疼痛和破坏、造血功能障碍(贫血、出血),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异常的单株免疫球蛋白和(或)免疫球蚤白的轻链(凝溶蛋白)。  相似文献   
8.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弥漫性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1]。MN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之势,依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IMN占MN总发病率的75%~80%[2],有40%~50%的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在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3]。近年来,随着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广大学者对机制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概念[4-5],另外,利妥昔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涌现,本文拟对近来IMN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新认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纤维样肾小球病和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纤维样肾小球病和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章友康邹万忠纤维样肾小球病(fibrilaryglomerulopathy,FGP)和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glomeru-lopathy,IT)是指肾小球内存在类似淀粉样纤维丝样物质或呈中空...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中,当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时间超过3个月,患者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统称为"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发病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