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 ,常因出血部位不清楚 ,导致手术困难 ,而术中纤维结肠镜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能定位和明确原因。我科 2 0 0 0 2 0 0 1年经术中纤维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 12例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3~ 71岁 ,平均年龄为3 5岁。1 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鲜血便、暗红色血便或黑便 ,此外尚有因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其中急性出血量估计在 15 0 0ml以上的 4例 ,5 0 0~ 10 0 0ml的 3例 ,间断发作性出血的 2例 ,长期反复出血的 3例。1 3 术前检查  均行…  相似文献   
2.
儿童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儿童甲状腺癌较少见 ,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儿童实体癌发病率的2 .4 %~ 9.0 % [1 ] 。儿童甲状腺癌多为分化型 ,以乳头状癌或滤泡型乳头状癌为主要病理类型[2 ] ,恶性程度低 ,病程发展缓慢 ,除未分化癌外 ,治疗手段主要为外科手术。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所以多年来对于儿童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 ,国内外学者一直存在争论。目前国内各地医院大部分能开展这方面的手术治疗 ,但由于技术条件和认识水平的不同 ,疗效差别很大。现将该病的手术治疗现状和趋势作一综述。一、儿童甲状腺癌的特点儿童甲状腺癌最主要的致癌因素是接…  相似文献   
3.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胃癌根治术的路径、方法逐渐成熟,但是残胃癌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目前未见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残胃癌切除术的报道。2012年11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实施1例残胃癌切除术,随访12个月,近期疗效较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残胃癌手术在视野显露、腹壁粘连松解、狭窄空间操作等方面具有优势,其机动灵活的操作、稳固持久的牵引是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在外科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目前国内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单位仍然较少,主要原因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解剖层次较多,清扫淋巴结范围较广,需要默契的团队配合,尤其是良好的术野暴露在手术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既往文献关于助手如何协助术者暴露术野等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助手协助术野暴露的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5.
阮吟  石彦  宣玲 《解剖与临床》2014,(4):299-302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术前均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对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2种检查方法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低于2种方法联合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均为筛查和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模拟CO2气腹环境,研究CO2气腹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模拟CO2的气腹环境,在全自动气腹机作用下维持密闭培养箱内压力为12mmHg,作用时间4h。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气腹组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MKN-45细胞周期,CO2气腹组增殖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外模拟持续12mmHg CO2气腹环境,连续对人胃癌MNK-45细胞作用4h,不会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CO2气腹处理的人胃癌MKN-45细胞在裸鼠腹腔内的成瘤数量、重量及裸鼠生存时间,探讨CO2气腹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和5、10、15mmHg CO2气腹组),即将胃癌细胞在5%CO2 37℃条件下或5、10、15mmHg100%CO2 37℃条件下培养4h,然后收集细胞并将2×10^5个细胞注射入裸鼠腹腔,建立胃癌腹腔转移动物模型。4周后处死裸鼠,观察其腹腔成瘤率、成瘤数量和重量以及裸鼠生存时间。结果各组裸鼠腹腔成瘤数量、肿瘤总重量和生存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气腹压力≤15mmHg时CO2对胃癌MKN-45细胞在裸鼠腹腔内的种植转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0岁,左小腿包块切除术后3年复发3个月于2008年1月4日入院.查体:左小腿中上段后方16 cm×10 cm×6 cm包块,位于腓肠肌内,无压痛,足背动脉搏动好,运动及感觉无异常.CT见肿瘤位于腓肠肌内(图1),定位下穿刺活检示:侵袭性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8例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少见 ,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 ,易误诊。我院自 1 980~ 2 0 0 1年共收治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 1 8例 ,现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45~ 82岁 ,平均 61岁 ,其中 1 3例 (72 % )有习惯性便秘史 ,5例 (1 8% )有阵发性下腹痛、排便后缓解史。 1 4例 (78% )有冠心病、动脉硬化。所有患者均为突然发病 ,病程 1~ 1 8h,平均病程 5 6h。发病前 ,有大便用力过猛情况者 5例 ,有搬运重物情况者 3例 ,用灌肠、番泻叶、甘露醇导泻各 1例 ,其余 7例无诱因。本组 8例 (44% )为突发进行性左下腹痛并迅速…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6年2月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10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次序分为4组(A、B、C、D),每组25例,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中转开腹率、并发症。A组手术在8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3.1例,B组平均每月4.2例,C组平均每月6.3例,D组平均每月8.3例。结果4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方面有可比性。A、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0±45)min、(210±42)min,显著长于C组(180±38)min和D组(165±34)min(P<0.05);A、B组的出血量分别为(328±150)ml、(278±137)ml,显著多于C组(150±90)ml和D组(140±83)ml(P<0.05)。中转开腹率由A组的24%(6/25)、B组的20%(5/25)下降到C组的8%(2/25)、D组的4%(1/25)(χ2=5.446,P=0.155)。4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大致为5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