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蛋白酶在网状纤维染色中的应用与探讨王云国,戴晓文(杭州解放军117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13)网状纤维染色是病理检验的重要方法,显示组织中网状纤维均采用银浸染法,许多文献仅见一般操作步骤,而缺少阐述染色原理,这就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本文通过在银...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 反弓折顶技术:目前临床上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效果不甚满意。传统单纯撑开通过前纵韧带复位技术,不能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反弓折顶技术通过改型棒作用使前柱充分撑开,恢复椎体前柱高度,再撑开后方为椎弓根植骨提供可靠空间。 椎弓根植骨:通过伤椎椎弓根通道将自体骨颗粒或者异体骨植入伤椎骨折处,填充椎体压缩缺损,避免骨折愈合后“空壳现象”形成,在通过椎体置钉于植骨区下方,对植骨区支撑作用,有效维持骨折愈合后高度,降低断钉断棒等并发症。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 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 < 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ORCID: 0000-0001-8648-1076(朱福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金属螺钉与聚氨酯橡胶压迫的慢性脊髓损伤(CSCI)大鼠模型的优劣,探索适合CSCI研究的大鼠模型。方法: 10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n=36)、金 属螺钉组(n=36)和聚氨酯橡胶组(n=36),记录造模术前及术后2.5 h、7 d、14 d、21 d、28 d各组下肢行为学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取C5段脊髓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 法(HE)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结果:BBB评分:金属螺钉组与聚氨酯橡胶组较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金属螺钉组比假手术组,t=9.671,P<0.000 1;聚氨酯橡胶组比假手术组,t=4.997, P=0.002 5),且金属螺钉组评分低于聚氨酯橡胶组(t=2.705,P=0.035 3),金属螺钉组持续下降,聚氨酯橡胶组则于术后21 d降至最低后开始上升。SEP:金属螺钉组与聚氨酯橡胶组较假手术组均出 现潜伏期延长(金属螺钉组比假手术组,t=18.02,P<0.000 1;聚氨酯橡胶组比假手术组,t=10.82,P<0.000 1)和波幅下降(金属螺钉组比假手术组,t=145.5,P<0.0001;聚氨酯橡胶组比假手术组, t=3.97,P= 0.007 4),且金属螺钉组潜伏期延长时间长于聚氨酯橡胶组,金属螺钉组波幅降低幅度先大于聚氨酯橡胶组,后较之略低。HE染色:金属螺钉组与聚氨酯橡胶组均出现脊髓损伤的病理表现 ,且金属螺钉组从腹侧到背侧渐进性加重,聚氨酯橡胶组则表现为一致性。TUNEL染色:金属螺钉组与聚氨酯橡胶组较假手术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金属螺钉组比假手术组,t=4.722,P=0.003 2 ;聚氨酯橡胶组比假手术组,t=8.263,P=0.000 2),且主要集中于脊髓灰质前角。金属螺钉组在术后第7天阳性细胞数达到最高,之后明显减少,聚氨酯橡胶组在术后逐渐增加至术后21 d达到最高。结 论:两种模型均有效地模拟了CSCI,金属螺钉CSCI模型适合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的CSCI研究,聚氨酯橡胶CSCI模型则适合压迫程度稳定的CSCI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0例未注射过卡介苗,观察组14例注射过卡介苗,分析其发病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总结肺结核预防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强阳性比例28.57%明显低于对照组强阳性比例70.00%,组间差异显著(χ2=4.0328,P0.05)。结论积极采取有效的肺结核防控措施,提高卡介苗接种率及居民对肺结核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等有助于达到防控疾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患者女 ,18岁。 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咯鲜血30 ml/ d,面色苍白 ,无发热、恶心、腹痛等症状 ,院外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等治疗无好转 ,于 2 0 0 3年 7月 10日收入院。查体 :T36 .5℃ ,P90次 / min,R2 2次 / min,BP70 / 5 0 mm Hg。营养稍差 ,神清 ,自主体位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气管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 ,无颈静脉怒张 ,胸廓对称 ,双肺呼吸音粗 ,双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 ;心界无扩大 ,心率 90次 / min,律齐 ,未闻杂音 ;腹平软 ,肝脾未触及 ,双肾区轻微叩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WBC7.6× 10 9/ L,N0 …  相似文献   
6.
王春燕  王云国  王庆 《山东医药》2008,48(40):58-59
对40例经手术病理及气管镜活检病理检查等确诊的纵隔淋巴结结核患者的CT及气管镜检查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示病灶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分隔样强化,液化及钙化较少;气管镜示支气管腔内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结节灶,部分溃破有乳白色豆渣样脓性物,或伴管腔肿胀阻塞狭窄.认为纵隔及气管旁淋巴结结核在CT扫描及气管镜下有特征性表现,此有利于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因"双侧附睾肿大3月"在外院诊断为慢性附睾炎,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效果差.后左侧阴囊破溃,有干酪样物质流出,行手术治疗,胸透检查发现肺部病灶,疑为肺结核,而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8.
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实验按不同质量浓度PNS分组(0、50、100、150、200mg.L-1),以0mg.L-1为对照组。均采用成骨诱导液培养,MTT法观察细胞增殖,ALP活性测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BMP-2表达。结果在第3、5天各组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9天,50、100、150mg.L-1组高于对照组(P<0.05);BMP-2表达水平及ALP活性在50、100及150mg.L-1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少量表达BMP-2;200mg.L-1组细胞增殖、BMP-2表达水平及ALP活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可通过上调BMP-2的表达水平,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法医检案中出现的伤病参与度进行量化分析。方法 对伤病关系目前尚无可依据的相关标准和权威解释,在详尽占有资料、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尝试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含义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阐明主次。结果 以典型的诱发、促发、引发、继发和并发(5个“发”)为代表的关系诠释在庭审中得到认可。结论 运用文字表达伤病之间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桃胶涂膜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组,制备背部皮肤圆形深Ⅱ度创面,直径4cm,分别外用桃胶涂膜,磺胺嘧啶银糊和湿润烧伤膏,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记录48小时内创面血流改变并取创面组织进行含水量测定,取不同时相的创面组织行羟脯氨酸(OHP)、白介素(IL)6/8含量测定及细胞DNA周期分析。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外用桃胶涂膜使创面结痂早,消肿快,愈合时间短,无感染迹象。血流、含水量、OHP、细胞DNA周期测定显示桃胶涂膜能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创面细胞繁殖和胶原增生。IL6和IL8测定显示减少感染及瘢痕增生。病理形态学发现桃胶涂膜促进附件功能恢复及创面皮肤的分化。结论:中药桃胶涂膜具有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