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v,ME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科采用颈椎后路ME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1~56岁,平均41.7岁;C4/5 4例,C5/6 9例,C6/7 3例;均为一侧根性症状,CT 、MRI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单节段外侧突出或/和关节突增生致椎间孔狭窄,神经受压节段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经系统保守治疗6周以上无效,颈椎动力位X线片未见颈椎不稳.随访观察患者的颈痛VAS评分、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病变节段稳定性和椎间高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9min (75~1 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5ml(30~16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1d(3~7d);出院时患者神经根性症状缓解11例,明显改善5例;16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7个月(6~25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7.13±1.15分降至术后的3.00±0.63分,末次随访时为1.94±0.85分;JOA评分由术前12.63±1.09分提高至15.63±0.50分,末次随访时为16.13±0.62分;术前、术后与术次随访时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颈椎生理曲度D值从术前7.66±0.99mm提高到末次随访时10.99±0.9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高度分别为5.56±0.54mm和5.54±0.5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过屈位X线片未显示明显颈椎失稳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颈椎后路ME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背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是一项脊柱微创手术新技术,逐步在临床广泛应用.目的评价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前后对照观察研究.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对象2001-10/2003-04暨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侧旁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29个椎间盘,男17例,女11例.干预在X射线监视下,9号穿刺导针颈前穿刺,将400μm光导纤维导入病损椎间盘内,使用波长1060nm的NDYAG激光,输出功率15 W,对髓核进行汽化、减压,接受激光剂量为500~950 J.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手术椎间盘相邻椎体前后横向位移及成角情况.结果过屈位、过伸位手术前后手术椎间盘相邻椎体的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117~0.827 2,P>0.05);其相邻椎体角度大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768 7~0.827 1,P>0.05).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侧旁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易,损伤小,影响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盘状表面电极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对预防压疮形成的临床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 将81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照基础护理学压疮预防标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加用盘状表面电极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进行压疮预防.比较2组的压疮发生率,并进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发生Ⅰ度、Ⅱ度压疮各1例,发生率为4.88%;对照组共发生压疮9例,其中Ⅰ度压疮5例,Ⅱ度压疮4例,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常规压疮防治护理方法配合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用于压疮的预防,较单一使用常规压疮防治护理方法能更有效降低危险人群压疮的发生率,该项操作技术简便、无痛、无创,是早期预防压疮,进行护理干预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微吸管吸吮技术测量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表面的黏附力,以筛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生物材料.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5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选取4周龄健康SD大白鼠4只.大鼠麻醉后抽取双侧胫骨和股骨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制备以玻璃为底、直径约25 mm的特制圆形小腔室,分别将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溶液0.3 mL滴入小腔室内,300 r/min离心5 min,在玻璃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用微吸管拉制器拉制微吸管,加工成前端内径为2~4 μm的微管,并用微量进样器向微管内灌满培养液,微管后端接于水压控制的微操作手上,并与自动压力控制系统连接.将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接种在表面为不同材料的小腔室内,在每种材料表面随机测量20~30个细胞,以没有涂覆材料的玻璃为对照,测量骨髓细胞于不同时间在三种生物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力.结果:实验纳入大鼠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不同生物材料上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力的比较:细胞种植到生物材料表面4,12,24 h,骨髓基质细胞在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表面的黏附力均明显高于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172.78&;#177;15.23),(155.609&;#177;17.29),(144.84&;#177;21.14);(324.84&;#177;102.73),(199.39&;#177;37.20),(234.09&;#177;62.09);(180.77&;#177;29.22),(170.32&;#177;21.14),(174.38&;#177;44.29)&;#215;10^-10N,P均<0.05].结论:微细管吸吮法能够精确测量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力.在聚乳酸、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这三种生物材料中,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表面的细胞黏附力最好,是较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并探讨其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Ⅰ型胶原制备单纯胶原、胶原/羟基磷灰石、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4组骨修复材料表面结构.用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浸提液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和体外溶血试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在大鼠头颅制备颅骨极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4种骨修复材料.术后12周CT扫描观察骨缺损修复影像学.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骨缺损组织学变化,并在骨缺损及其周围新生骨部位行骨桥蛋白( OP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单纯的胶原材料为交织样物质结构,胶原/羟基磷灰石材料为交织晶体板状结构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和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晶体结构为单晶体交织状.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浸提液对细胞相对增殖率(RGR)无显著影响(P>0.05),材料的细胞毒性为1级.骨缺损CT扫描平均CT值分别为(98.5±10.2)、(208.4±19.5)、(418.4±27.1)、(476.8±30.5)hu,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缺损部位CT值最高.HE和Masson染色见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组骨质愈合完全,原骨缺损处多为红色成熟骨.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组植入区内蓝色的新生骨较多.胶原/羟基磷灰石材料组,植入区在植入材料边缘新生骨形成,界限仍然清晰.单纯胶原组骨质未愈合,骨缺损处为淡蓝色条索状结构,中间未见骨形成.对比其他3组,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组存在大量棕色的OPN和β-catenin染色阳性新生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促进骨修复能力强于单纯胶原、胶原/羟基磷灰石、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材料.  相似文献   
6.
吴宝玲  赵坚  杨大志  郭玉霞 《吉林医学》2013,34(16):3267-3268
目的:探讨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将46例腰椎结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后,干预组23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健康教育能稳定患者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UCMSCs,在培养基中加入20 mg/L BMP-2,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BMP-2对hUCMSCs的增殖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BMP-2作用后细胞表面STRO-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量BMP-2作用后hUCMSCs骨桥蛋白(OPN)、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蛋白(COL1)的mRNA表达变化,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hUCMSCs在BMP-2培养基作用下ALP染色变化,Von kossa染色实验观察BMP-2对hUCMSCs钙结节的形成.结果 细胞在未加BMP-2和加BMP-2培养基中培养1、3、5、7 d,虽然细胞的增殖率上升,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在2%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7 d后,hUCMSCs的增殖促进约10%左右.BMP-2培养7 d后细胞表面STRO-1阳性细胞比例上升明显,由25.1±4.0上升至51.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P-2培养条件下COL1 mRNA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 mRNA出现表达,ALP mRNA比无BMP-2培养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MP-2培养条件下ALP染色出现大片细胞阳性染色.在培养28 d,Von kossa染色出现明显的钙结节.结论 BMP-2对hUCMSCs成骨诱导分化作用明显,而增殖作用很弱.  相似文献   
8.
背景:镓是一种人体内非必需微量元素。体内实验已证实,镓可直接抑制骨溶解, 阻止骨钙释放, 增加骨中钙含量,作为一种新的治疗代谢性骨病的药物,其抗骨转化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硝酸镓对骨质疏松大鼠胶原和骨钙蛋白的影响。 方法: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20),显露双侧卵巢后缝合关闭腹腔;骨质疏松组(n=70),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两组各随机取8只采集血、骨标本观察雌激素缺乏性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情况。造模后骨质疏松组(n=62)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骨质疏松对照组(n=16)生理盐水腹腔注射,3次/周;低剂量镓盐组(n=16)腹腔注射硝酸镓,3次/周;高剂量镓盐组(n=15)按2 mg/kg腹腔注射硝酸镓,3次/周;雌激素组(n=15)腹腔注射雌二醇,3次/周。治疗12周后,检测骨标本中骨胶原、骨钙蛋白和羟脯氨酸水平。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对照组胶原含量降低(P < 0.05),氨基己糖和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 < 0.05),硫酸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镓盐及雌激素治疗后,胶原含量升高(P < 0.05),氨基己糖和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 < 0.05)。高剂量镓盐组较低剂量镓盐组效果明显(P < 0.05),与雌激素组效果相当(P > 0.05)。证实硝酸镓通过提高胶原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含量改善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状态,2 mg/kg硝酸镓可取得类似雌激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在探讨骨缺损的物理和药物方法治疗的效果、检验手术方式的有效性、以及评价骨替代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时,尚缺少一种客观的、标准的动物模型。目的:为骨不连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客观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制作兔骨不连模型的验证性实验。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材料:取普通级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体质量(2.5&;#177;0.5)kg,6-8月龄,雌雄不限。方法:实验于1999-05/08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前臂桡骨中段截除1.5cm骨段(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10周后经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及X射线检查确定骨不连形成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兔前臂桡骨骨缺损模型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和放射学检查结果。结果:纳入白兔20只(40侧桡骨)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骨缺损区大体观察:10周后骨缺损区可见纤维瘢痕组织填充,无骨性连接,骨蜡未吸收,骨端硬化,髓腔闭塞,两侧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缺损范围为0.8~1.2cm。②兔骨缺损区病理组织学检查:光镜下骨断端髓腔封闭,有软骨细胞及骨细胞,细胞呈无序排列,纤维膜覆盖,缺损区为纤维瘢痕组织。③兔骨缺损区放射学检查:于10周X射线拍片见骨缺损区无骨性连接,断端硬化,髓腔封闭,两侧断端有少量骨痂形成,骨痂形成不规则。结论:实验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具有骨不连的病理改变,符合骨不连的要求,反映了骨不连的一般特征,可以认为是一种可靠而实用的实验性骨不连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普及和加强社区内绝经后妇女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和预防.方法 我科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对来自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社区的802名绝经骨质疏松妇女进行社区教育,年龄为52~69岁,平均为(60.0±8.9)岁.教育内容包括:①骨质疏松症的知识;②合理饮食和营养;③加强身体锻炼;④保持规律生活和健康习惯;⑤防治剧烈的肢体冲击和配备拐杖.结果 802名绝经骨质疏松妇女在经过关于骨质疏松的普及教育后,情况均有所好转:①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认知率由11.97%提高到69.82%(P<0.05);②预防认知率从14.96%提升到87.78%(P<0.05);③治疗方法认知率由4.98%提高到60.84%(P<0.05);④对危险因素的意识由9.97%提高到78.80%(P<0.05);⑤社区妇女在饮食营养、锻炼、规律服药和自我保护(配拐杖)等认知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本研究的社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应加强社区教育,科学的认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高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