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中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28例HP阳性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成A组(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果胶铋四联治疗组)和B组(四联加培菲康治疗组);两组抗生素疗程均为2周,奥美拉唑及果胶铋疗程为4周;抗生素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判断根除HP疗效.结果 A、B组两组根除HP效果相近,根除率分别为92.19%和96.88%(P>0.05);AAD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60岁患者AAD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 老年人AAD发生率高,培菲康能有效防治根除HP感染治疗中引起的AAD.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患者男,32岁,主因上腹隐痛、纳差、双下肢酸痛3d,大便较少2d入院。近2个月因IgA肾病服2种中药(均为2粒,每日3次,无药名、无厂址、无生产日期)治疗。肝功能:GPT190U/L,GOT106U/L,TBIL39μmol/L,IBIL34μmol/L。尿蛋白 。查体:意识清楚,痛苦面容,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减弱。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双下肢肌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初步诊断:(1)药物性肝炎?(2)病毒性肝炎?(3)消化性溃疡?1.2诊治过程入院后查血…  相似文献   
3.
组织学与胚胎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核心内容是研究与人体生理机能相关的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及形态的发生发育。该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科学化趋势。教学中,为了展示复杂抽象的显微镜下立体结构及毗邻关系,以及胚胎形态的形成,大量高清图片及视频展示是不可或缺的。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知识枯燥、繁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差,并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出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运用"视频案例教学模式",研究比较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最后反馈总结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4.
胃镜下合金钛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2000年11月至今,在胃镜下应用合金钛夹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7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并且有效地防止了再出血,使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预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整肠生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调查患有严重肺和(或)腹腔感染,静脉应用〉2种抗菌药物连续治疗〉5d,排除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出院成年患者344例作为对照组;按≤59岁及≥60岁分为两组,了解AAD发生情况;再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住院患者141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制剂(培菲康)或地衣芽胞杆菌胶囊制剂(整肠生),比较分析各组≤59岁及≥60岁患者AAD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60岁患者AAD发生率(22.31%)明显高于≤59岁患者(8.88%P〈0.01);在抗菌治疗同时口服培菲康或整肠生两组≥60岁患者AA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口服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或整肠生均能有效预防AA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年医院感染病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住院病人发生AAD 42例,占医院感染病例的13.86%,死亡6例,死亡率达14.29%,占该年度医院感染死亡病例的15.79%。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特别是伪膜性结肠炎,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已成为医院感染的突出问题;防治的关键是合理使用抗菌药,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可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尼龙圈套扎预防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后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尼龙圈套扎预防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后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内镜下对息肉先行尼龙圈套扎阻断根部血流,再行高频电切术切除。并随机选择同时期仅行高频电切术切除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经内镜尼龙圈套扎组32枚息肉均成功套扎,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行高频电切除后,无早期出血发生。对照组32枚息肉中有2枚息肉出现切除术后早期出血。两组均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结论尼龙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结肠较大息肉安全、可行,对预防出血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急诊胃镜对肝硬化合并出血治疗价值。方法将118例患肝硬化出血患者随机为急诊胃镜组(A、B、C组)及非急诊胃镜组(D组),A组患者在入院后6 h和内行胃镜检查,B组患者在入院后6~12 h内行胃镜检查,C组患者入院后12~48 h内行胃镜检查,D组患者在入院后48 h后行胃镜检查,四组均酌情进行胃镜下治疗;评价四组患者的再出血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住院期间输血量及总住院费。结果急诊胃镜组与非急诊胃镜组在再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胃镜组间A组与C组在再出血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住院期间输血量、住院天数及花费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输血量、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低于C组和D组。结论肝硬化出血尽早给予急诊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时间是影响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内镜证实为Ⅱ、Ⅲ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A组)、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B组)和埃索美拉唑组(C组),三组分别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莫沙必利5 mg,3次/d;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莫沙必利5 mg,3次/d;以及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治疗,疗程8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治愈率,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A、B、C三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75.00%、70.00%;胃镜下有效率分别为93.75%、71.43%、66.67%,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及单独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贲门黏膜撕裂症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院2003年3月~2010年3月经内镜确诊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患者,对其内镜下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0例患者中,单条黏膜撕裂89例,占80.91%;多条撕裂14例,占12.73%。撕裂长度在0.2cm~3.0cm,其中〈0.5cm者47例,0.6~1cm者36例,1.1~2cm者17例,〉2cm者10例。内镜检查时无活动性出血者75例,占68.18%;活动性出血者35例,经内镜下治疗均成功止血。结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内镜下诊断可靠;活动性出血者即刻内镜下止血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