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R啨sum啨   Objectif D啨tecterparcytom啨triedefluxler啨sidumorbideminimal(RMM)chezlesenfantsatteintsdeB LLAet啨valuersasignificationclinique . M啨thodes  5 8enfantsatte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加药后第3、7天采用MTT法,在酶标仪49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观测细胞增殖,并记录细胞形态变化.将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分为二组,常规DMEM培养液组和含50 ng/mL EGF的DMEM培养液组,培养3、7天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各阶段G1、S、G2期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EGF组对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与浓度相关,其中10 ng/mL和100 ng/mL组作用强于1 ng/mL组.EGF加入后3 d,对照组S期细胞24.5%,G2-M期细胞0.08%,加药组S期细胞24.6%,G2-M期细胞0.06%.与对照组相比较,各期细胞分布大致相等,无显著差异.加入7 d后对照组S期细胞20.8%,G2-M期细胞0.41%,加药组S期细胞18.2%,G2-M期细胞1.55%,细胞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EGF促进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增殖,并使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S期细胞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3.
尼索地平对单硝酸异山梨酯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尼索地平对单硝酸异山梨酯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单独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HPLC测定组织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浓度。结果小鼠组织中单硝酸异山梨酯浓度在给药后0.083 h为小肠>胃>心>肝>肾,给药后0.5 h为胃>小肠>肾>心>肝。胃中最大浓度出现时间因给药方案不同而异:单独给药组在给药后0.5 h单硝酸异山梨酯浓度最大,联合给药组在给药后0.083 h浓度最大。胃中单硝酸异山梨酯最大浓度,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索地平对单硝酸异山梨酯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基本情况和15项质量指标,初步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质量及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收集临床实验室基本情况和15项质量指标信息。调查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13项以率表示的质量指标转换为西格玛(σ)度量值进行评价,并与全国质量指标所反映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室间比对率总体水平为3σ,其余指标总体水平均达到最低可接受水平(3σ)。13项以率表示的质量指标σ水平均高于全国同期。急诊检验前标本周转时间(TAT)控制在15~50 min,常规检验前标本TAT为70~80 min;实验室内平均标本TAT免疫专业最长,分别为常规检验492 min和急诊检验223 min。结论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实验室间比对率等指标有待改进。临床实验室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性能,保障数据采集的简便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多种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足底内侧皮瓣、足跟外侧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跟腱外露11例. 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8~ 24个月,平均14个月,皮瓣色泽,弹性良好,外形不臃肿,8例皮瓣恢复了痛觉,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恢复了保护性感觉,供区直接缝合7例,余4例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供区无明显疼痛. 结论 对于跟腱外露创面采用局部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兔眼结膜上皮标记保留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红平  徐翀 《眼科研究》2007,25(8):564-567
目的检测兔眼结膜上皮细胞对5’-溴脱氧尿嘧啶(BrdU)的标记保留情况,为进一步探索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实验1组为短期标记保留实验,采用一次性兔腹腔注射BrdU50mg/kg,不同时间间隔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兔眼各部位结膜组织BrdU标记保留细胞。实验2组为长期标记保留实验,连续7d每日注射BrdU50mg/kg,观察6周后兔结膜上皮的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果实验1组于1、3、5、7d,BrdU标记阳性细胞数量的高峰位置从睑皮肤黏膜交界处向穹隆部移行,所有切片的睑皮肤黏膜交界处均可见较多的BrdU标记阳性细胞。实验2组的结膜上皮BrdU标记阳性细胞主要保留在睑皮肤黏膜交界处。结论短期和长期标记保留实验说明兔眼睑皮肤黏膜交界处可能含有兔结膜上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学(Tran sesophageal at rial pacing,TEAP)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特点,由于投入少,治疗费用低廉,容易掌握,且能解决很多心血管疑难问题,因此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月对257例患者进行了食道调搏电生理检查及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colo320凋亡,应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分离细胞核与细胞浆蛋白,分析细胞浆/核GSK-3β和转录因子NF-κB水平.结果 Colo320细胞凋亡比例随5-Fu作用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显著提高.对照组细胞GSK-3β和NF-κB主要位于胞浆中,凋亡组细胞总GSK-3β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迁移.结论 GSK-3β以细胞浆/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κB向核中移位,从而阻断NF-κB的促生存作用.  相似文献   
9.
许海鸥  徐翀 《新中医》2006,38(7):71-72
目的:观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采用西药氨甲蝶呤(MTX)静脉推注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2例,治愈率为92.85%。对照组治愈42例,治愈率为80.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较单用西药治疗起效快,用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多种预后影响因素对儿童非成熟B细胞性白血病长期无病生存的影响,寻找可能的影响治疗和预后的最重要的因素.方法 对在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非成熟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161例,按ALL-XH-99方案化疗.并在治疗前获得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免疫分型、P170、融合基因以及泼尼松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绝对数、诱导缓解治疗第19天骨髓象以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骨髓微量残留病(MRD)水平和危险度分级等,并动态观测治疗疗效.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治疗前P170水平等对治疗对无事件生存率无影响(P>0.05);年龄、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泼尼松治疗反应、诱导缓解第19天骨髓象、融合基因、以及CR时MRD水平等则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免疫分型、是否具有髓系标记以及临床危险度分组对治疗预后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进入本研究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中,预后危险因素包括:治疗前外周血WBC≥50×109/L、Cμ阳性、MRD阳性以及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等(P<0.05).而性别、年龄、治疗前P170水平、CD10/CD33/CD13是否表达、危险度分组以及治疗第19天骨髓象等对预后并无显著的影响(P>0.05).但根据患者治疗第19天骨髓象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在非成熟B系ALL中,治疗前外周血高白细胞数、Cμ阳性、融合基因检测阳性以及诱导缓解结束后MRD≥0.01%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而早期治疗反应(第19天骨髓象)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