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326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16篇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技术应用于医院妇幼重大公共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如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与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管理),两组各50例。评价两组管理服务质量(反馈服务流程、服务环节、服务态度),并记录两组孕产妇就诊时间、等候时间,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反馈服务流程、服务环节及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就诊时间、等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技术应用于医院妇幼重大公共卫生管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优化管理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孕产妇营造良好的就医体验环境,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手术部位感染是脊柱手术后常见且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尽管手术操作无菌细致,及时给予适当的全身抗生素,但手术部位感染率仍然很高[1-2]。据报道,我国脊柱手术感染的风险从0.5%~7.8%不等[3-4]。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显著增加脊柱术后感染,感染后治疗的费用可达10多万美元[5],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经上肢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干预7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规入路为股动脉途径.自1989年Campeau[1]首次以桡动脉为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以来,目前经桡动脉等上肢动脉途径进行PCI已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总结我院近年经上肢动脉途径对7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PCI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胜群  康薷匀  宋庆芳  王战建 《临床荟萃》2008,23(24):1781-1783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病变轻者无明显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下肢缺血的症状,治疗相当困难,因此早期检出其下肢动脉病变并探讨其发病原因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45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治疗晚期面瘫的手术治疗,总结应用以足底内侧动静脉为蒂的(足母)展肌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晚期面瘫40例效果和经验.方法:选取(足母)展肌为供肌,以足底内侧动静脉及其延续的胫后动静脉为血管蒂,以支配(足母)展肌神经及其延续的足底内侧神经和胫神经为神经蒂.(足母)展肌移植于患侧面部皮下,肌近断固定于口角,远端固定于耳前颧弓,血管神经蒂通过上唇皮下隧道与健侧面动静脉和面神经颊支吻合.结果:经随访一年以上,23例恢复了面部静态对称和理想的下面部随意和不随意运动;8例恢复了面部静态对称和部分下面部随意和不随意运动;9例仅恢复了面部静态对称.结论:(足母)展肌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晚期面瘫具有疗效好、手术操作简便、肌肉大小适中、血管神经蒂走行位置恒定紧密伴行、血管神经蒂可切取较长、变跨面神经移植和肌肉移植的两期移植为一期移植等优点;而且,神经是血管化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后脓肿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2004年诊断和治疗腹膜后脓肿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20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4例,十二指肠损伤2例,阑尾穿孔3例,肾结石4例。超声检查确诊80%(20/25),CT检查确诊100%(22/22)。经腹部腹膜后脓肿切开置管引流25例,手术1~4次不等,后腰部切开引流8例。手术后并发应激性胃粘膜损伤致消化道出血7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死亡4例。治愈时间1~6个月,平均3.5个月。结论及时明确诊断,进行有效引流并加强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导尿术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尿是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常因操作因素,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尿道内口的破损而出现疼痛,甚至血尿。针对旧式导尿存在不合理部分进行改良。临床证实,改良式导尿法成功率高,极少并发症,实用可行。现总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在内科住院病人导尿者1  相似文献   
9.
《微创医学》2003,22(6):899-900
择时服药是以中医时辰学说为指导,通过选择最佳时间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复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中医的服药时间不太重视而且相当刻板,不分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缓急,均按每日1剂,水煎,上、下午各服1次的模式进行,而且对用药后护理也重视不够,均有碍于提高临床疗效.为此,笔者就如何确定服药时间以及服药应配合的恰当护理,作一疏理.  相似文献   
10.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宏 《农垦医学》2003,25(4):274-275
血塞通注射液是从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三七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活性成分 ,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 ,增加冠脉及脑部供血 ,降低血液粘稠度 ,促进血液循环 ,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我科于 1999年12月~ 2 0 0 2年 12月 ,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 6 0例 ,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脑梗塞诊断均按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 ,都有头部CT确诊。男 38例、女 2 2例 ,年龄为 38~ 70岁 ,平均年龄54岁 ,全部病例均属急性脑梗塞 ,其中 4 0例伴有高血压 ,16例伴有糖尿病 ,10例合并有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