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氨基多糖,它的基本结构是杂二糖,即N-S酰-D-氨基葡萄糖和D-葡萄糖醛酸。HA是由间质细胞合成,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部分在淋巴结中被代谢,其余进入血循环。人血中的HA浓度约在10~100μg/L。肝脏是HA主要摄取和分解代谢脏器。国外已有报道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免疫分析法测定HA。本文采用HA放射免疫药盒测定肝炎患者HA水平,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试剂和测定方法: (一)HA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 (二)HA测定方法:按说明书。二、对象: (一)观察组:各型肝炎114例(男9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6.33岁(5~76岁)。 1.急性肝炎(AIH)26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1.1类创新药吡非尼酮胶囊后的人体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依据动物实验结果推算起始和最大剂量,以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从安全起始剂量开始,进行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采用随机单中心临床研究,统一餐后给药。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36例,随机分成6个剂量组:200 mg(2例),400 mg(4例),800 mg(6例),1 200 mg(8例),1 800 mg(8例),2 400 mg(8例);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12例,分成2个剂量组:400 mg(6例),600 mg(6例),每天3次,连续给药7 d。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变化(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并记录药品不良事件。结果: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和心电图无显著变化,实验室检查等表明无器质性损伤。依据试验终止标准,20例受试者完成4个剂量组的单次耐受性研究。其中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有12例,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有7例受试者在口服药物后出现轻中度恶心、呕吐、烧心、食欲不振、头晕和头痛等不良事件,未经处理自行缓解。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中国健康人体对吡非尼酮胶囊单次(200~1 200 mg)或多次(400~600 mg,tid×7 d)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将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国产辛伐他汀片与原研制剂的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评价两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采用DAS 3.2.2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40 mg辛伐他汀试验制剂(国产)和参比制剂后,两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4.54±5.35)和(2.32±1.72) h;Cmax:(5.63±4.03)和(7.29±3.84) ng·ml-1;t1/2:(6.31±4.99)和(4.67±3.07) h;AUC(0-t):(38.75 ±29.55)和(35.54±30.12)ng·h·ml-1;AUC(∞):(67.31±60.25)和(40.36±34.78)ng·h·ml-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7.2%.受试制剂的AUC0→t 90%可信限为89.5%~ 153.5%,AUC0→ 90%可信限为118.1%~198.7%,落在参比制剂对应参数80% ~ 125%范围外.结论:两制剂的吸收程度有差异,不等效.  相似文献   
4.
单次静滴尼扎替丁在中国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次静脉滴注尼扎替丁(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照平行设计方法,将健康志愿者36名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静脉滴注尼扎替丁注射液100、200和300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尼扎替丁浓度,用DAS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1.43±0.64)、(1.32±0.35)和(1.27±0.24)h;Cmax分别为(2392.21±451.81)、(4052.25±1188.84)和(6315.62±1140.08)μg.L-1;AUC0-t分别为(1840.01±345.56)、(3511.41±865.35)和(5365.29±948.14)μg.h.L-1;AUC0-∞分别为(1901.50±347.96),(3627.98±931.21)和(5586.76±1024.53)μg.h.L-1。3组的β、t1/2β、CL无显著性差异,与给药剂量无关;而Cmax、AUC0-t、AUC0-∞随给药剂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结论单次静注尼扎替丁100~300mg,在健康人体内过程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spase抑制剂F1013对大鼠肝CYPs含量及其主要亚型CYP1A2,CYP2D1,CYP2E1,CYP2C11,CYP3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诱导剂组、F1013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和诱导剂组分别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地塞米松50 mg·kg-1.d-1,F1013低、中、高组分别肌内注射F1013 1.25,2.5,5.0 mg·kg-1.d-1,每日1次,连续6 d。取大鼠肝组织制备肝微粒体,测定微粒体蛋白浓度及CYP总酶含量。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法分析大鼠CYP各主要亚型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F1013低、中、高组肝微粒体CYP总酶含量与空白组比有显著增高(P<0.05),提示该药对CYP总酶有诱导作用。低剂量组CYP2D1酶活性显著升高(为空白组2.54倍,P<0.05);中剂量组CYP1A2及CYP2E1酶活性显著升高,分别为空白组4.24和2.46倍(P<0.05);3个剂量的F1013对CYP2C11均无显著诱导作用。结论:F1013在1.25,2.5,5.0 mg.kg-1剂量范围内,可显著诱导CYP总酶活性。F1013 1.25 mg·kg-1可诱导CYP 2D1 mRNA表达,2.5 mg·kg-1剂量可诱导CYP1A2及CYP2E1 mRNA的表达,其诱导机制可能与升高各主要亚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禁食12h后,ig给予吲哚美辛30mg·kg-1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5min后分为模型对照、尼美舒利100mg·kg-1、塞来昔布100mg·kg-1、美洛昔康4mg·kg-1、双氯芬酸钠50mg·kg-1和布洛芬600mg·kg-1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另设正常对照组。6h后处死所有大鼠,测定胃溃疡面积。生化比色法检测大鼠胃组织和血清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胃黏膜表面光滑,黏膜皱襞纹理清晰;模型组大鼠均见急性胃溃疡,溃疡面积为(10.6±7.4)mm2;与模型组比较,尼美舒利和塞来昔布组胃溃疡面积显著减小,分别为4.1±1.7和(4.9±3.2)mm2(P<0.01);美洛昔康组未见明显变化,为(8.1±3.5)mm2;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组胃溃疡面积明显增加,分别为15.4±4.8和(16.0±7.3)mm2(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中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GSH含量和SOD活性变化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尼美舒利组胃组织中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GSH含量明显增加(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塞来昔布组大鼠胃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美洛昔康、双氯芬酸钠和布洛芬对模型大鼠胃组织和血清中GSH,MDA含量及SOD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尼美舒利对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Clopidogrel was believed to be superior to aspirin by the well-known CAPRIE trial.However,no other large clinical trials demonstrated the same results,but all focused on the combination use of clopidogrel with aspirin,and combination therapy in CREDO was called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However,no one overturned the results of these clinical trials by quantitatively analyzing them.We reviewed ten large-scale clinical trials about clopidogrel.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CAPRIE,CREDO and CHARISMA trials,we r...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提取黄芪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黄芪总皂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树脂吸附容量、洗脱溶媒及其用量,并对树脂的再生进行了考察.结果: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以70%乙醇为洗脱溶媒,4倍量柱体积洗脱效果较好,总皂苷的纯度可达73.5%.经过再生的树脂,吸附量相对稳定.结论:此法能较好地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浆中吡非尼酮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测定,含吡非尼酮血浆样品经冰醋酸酸化,加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氟乙酸-三乙胺(72∶28∶0.1∶0.15;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314 nm。12名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吡非尼酮胶囊200 mg, 应用HPLC测定血浆吡非尼酮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吡非尼酮在0.05~25.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定量限为0.05 mg·L-1。高、中、低浓度(25.00,5.00,0.10 mg·L-1的日内及日间RSD均≤8.56%,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4.00%,103.28%和99.66%,平均提取回收率均>70%。人体药动学研究表明,口服吡非尼酮胶囊后吸收和消除迅速,其人体药动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的一室模型。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满足临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亚硫酸盐类抗氧化剂具较强的还原性,多年来作为常用辅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药品中,某些注射剂中甚至非法添加此类抗氧化剂以保证药品质量。抗氧剂的使用解决了部分药物在高温灭菌和储存过程中易被氧化的难题,但由此引发的毒副反应不容忽视。中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亚硫酸盐在药品中使用以及药品标签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十分重视。该文全面汇总和分析了国内外药典及其他质量标准中亚硫酸盐类及其他原辅料、制剂中亚硫酸盐(包括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收载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药品中亚硫酸盐检测方法研究、限度制定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