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围术期应用曲前列尼尔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例,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及右心导管造影确诊为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均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所有患者术中放置Swan-Ganz导管.心肺转流停机前即开始持续泵入曲前列尼尔,记录用药前、用药后4 h、12 h、24 h及停药时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MAP、MPAP/MAP、HR、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CVP、心输出量(CO)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结果 患者开始输注曲前列尼尔后12 h、24 h和停药时的MPAP和PVR均较用药前下降,CO和SvO2较用药前升高(P<0.05),而MAP无明显变化(P>0.05).经过积极治疗,19例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2例术后因肺动脉高压危象无法脱机而行气管切开,并予增加曲前列尼尔使用剂量,而后顺利脱机.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存活,无肺动脉高压反弹.结论 围术期输注曲前列尼尔能有效降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MPAP和PVR,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稳定的慢性终末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成人法洛四联症60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法洛四联症(TOF)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成人TOF外科治疗60例,全组均有右心室流出道狭窄,15例肺动脉瓣狭窄,其中4例重度狭窄行成型术不满意或无法成型,而行跨环补片,2例因冠状动脉畸形而行(20~22)号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结果:本组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8.3%。死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无法停机2例,灌注肺1例。结论:成人TOF手术效果确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4年2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42例二尖瓣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发生心律失常35例。认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律失常的防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心肌肌钙蛋白T与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T(CTnT)作为判断心肌缺血性损伤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对40例心脏手术患者(20例瓣膜替换术、20例不停跳房室缺修补术)进行分析。他们分别于术前,关胸后1、2、24和48h记录心电图,并抽血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和CTnT。结果 40例患者术前CTnT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其中20例瓣膜手术患者主动脉经过阻断后,心电图有缺血性改变,周围血液中的CK、CK-MB和CTnT均有明显升高(P〈0.01),分别在关胸后2h达到高峰,数值分别为术前的11.6、8.4和242倍;20例不停跳房室缺修补术的患者术前和关胸后的心电图和血液中的CTnT基本正常,CK和CK-MB除2例患者关胸后出现明显变化外,余均未见改变。结论 CTnT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且均优于CK和CK-MB。  相似文献   
6.
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28例围手术期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病人围手术期治疗的特点。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11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替换术(MVR)的病人中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机械通气时间(h)延长、心律失常、低心排、肺部并发症及早期病死率的发生率均增加,同时术后近期左室容积和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小左室虽然是手术的高危指标,但并非手术禁忌,术中选用较小型号的瓣膜并注意心肌保护,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目前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术后吻合口主动脉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一种罕见而凶险的并发症,死亡率高.我们统计了国内外文献共109例病例[1-10],发生率为0.21%,一旦发生吻合口主动脉瘘其抢救成功率仅为4.59%.根据我们的6例经验及文献复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肺不张是肺癌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我院1999-01/2009-01共行肺癌手术2876例,术后并发肺不张61例,发生率为2.2%,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都采用双腔管插管麻醉,肺不张在术后1~3d发现,均经胸部X线检查证实。其中男47例,女14例,年龄38~81(平均58)岁。有18例患者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间呼吸支持(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8 h),对呼吸功能影响极大,是心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现将我科2001~2008年收治的心内直视手术后长时间呼吸支持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患者的疗效,总结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2004年6月对1例终末期肺气肿患者行左侧单肺移植术,术后给予他克莫司(FK506)、骁悉(MMF)和甲基强的松龙(1周后改为强的松)三联方案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92h,术后第4d发生排斥反应,经FK506、MMF和甲基强的松龙(1周后改为强的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症状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复查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78mmHg(不吸氧),6min步行试验130m(不吸氧);生活可完全自理,能从事轻度的体力劳动,现已生存2年3个月。结论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气肿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