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临沂市人民医院1998年至2004年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25例26眼,均处于增生早期的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术中尽量保留晶体,联合眼内全视网膜光凝。结果提示,在玻璃体积血1—3个月时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并同时在术中行足量有效的眼内光凝,可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视网膜裂孔周围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局部外垫压治疗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有牵引RRD患者40例(4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冷凝、不放液、巩膜外垫压后,显微镜直视下行单通道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切割空间处注C3F8结合体位行内顶压;对照组行常规扣带术.结果 术后1个月,实验组视网膜治愈率达100%,对照组治愈率达80%(P<0.001);实验组术后视力均在0.15以上,1例最佳视力达1.0;随访6个月实验组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率60%(P<0.001).结论 对裂孔位于4点和8点水平以上、赤道部周围,尤其瓣缘有明显卷边、瓣周有明显玻璃体牵引的RRD患者,首选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和外垫压手术,有利于一次性复位视网膜,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局部外垫压在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有牵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干性玻璃体切除组(试验组20眼)、标准玻璃体切除组(内路组20眼)、常规巩膜外垫压组(外路组20眼),各组分别进行各自的手术方式,术后随访1~6个月,主要观察视网膜复位率、屈光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组与内路组视网膜复位率达100%,外路组视网膜复位率达80%(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治愈率95%,外路组治愈率60%(P<0.05)。结论对裂孔位于4点和8点水平以上、赤道部周围,尤其瓣缘有明显卷边、瓣周有明显玻璃体牵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孔周局部干性玻璃体切除联合注气和外垫压手术,有利于一次性复位视网膜,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眼内异物的微创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30只眼眼内异物,异物大多为非磁性,着床于视网膜或位于后部玻璃体腔内,取出异物的通道上作局部玻璃体切割同时取出异物,术前术后异物周围网膜光凝.结果 均一次手术成功取出眼眼内异物,视力较术前增进者12例13只眼占43.3%,无变化者13例14只眼占46.7%.术后1例1只眼因牵拉性网脱及2例2只眼因白内障加重再做手术治愈.结论 这种特殊的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这些眼内异物的较好方法,有利于取出眼内异物和保存术后视力,减少异物存留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国外学者注意到一种新型的骨肿瘤,特点是:生长缓慢,病状轻微,具有潛在恶性,好发于股骨的腘窝区,肿瘤可能来自具有生骨能力的骨膜结缔组织。适当的治疗可获得很高的五年治癒率(据Copland氏可达60%以上),而不彻底的局部切除,几无例外的引起局部再发,甚至转移死亡。我们于十年来曾遇到五例,一例曾误诊为骨化性肌炎,经局部切除,结果病人再发死亡。本文目的在于综述国外对本病的研究文献,重点介绍其X线特征及鑑别,不涉及临床、病理、治疗方针等之探讨。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复制和向多种细胞分化能力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都存在少数具有干细胞特性即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这种细胞亚群被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其对肿瘤形成、复发、转移及化疗耐药性都有着重要影响。CSC假说不仅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机制带来新的思路,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将颠覆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脱离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与成人视网膜脱离不完全相同.我院眼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儿童视网膜脱离39例(42只眼),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痰湿质患者脏腑辨证的分型,进一步探讨其与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痰湿质患者186例,基于模糊数学中的"择近原则"识别其脏腑证型并确定主要病位后,进一步统计与相关检测指标[呼吸困难指数(mMRC)、肺功能、BMI、吸烟指数、急性发作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探析《内经知要》中“营卫留止”本义的基础上,认为其描述了营气与卫气不协调、不畅达的状态,可看作痹病的内因之一。结合现代风湿免疫疾病中部分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探讨“营卫留止”思想对于临床诊疗的启示意义,从而丰富对于风湿免疫疾病的中医证治认识。并附评医案1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MEDLINE、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开始至2020年3月12日。根据Cochrane手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评估偏倚风险;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非随机试验方法学质量评估,通过证据质量分级(GRADE)来衡量证据的质量;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不同干预措施治疗新冠肺炎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比较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①共纳入8个临床研究,包括804例病例。②其中1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4项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另有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项、病例系列研究2项;5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3项无对照组的研究仅出现在NOS评估中。③2项研究对重症转化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的重症转化率低于对照组[RR=0.18,95%CI(0.04,0.79),P=0.02]。④3项研究对临床治愈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OR=7.82,95%CI(2.04,30.06),P=0.003]。⑤2项研究对病死率作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18,95%CI(0.01,4.23),P=0.29],无法得出异质性结论。⑥4项研究对发热时间作了比较分析,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Q统计量相应P值为0.003,I~2=84%),结果提示治疗组退热疗效优于对照组[MD=-0.81,95%CI(-1.53,-0.09),P=0.03],但需进一步分析其异质性的来源。⑦2项研究对症状积分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SMD=-0.84,95%CI(-1.25,-0.43),P0.000 1]。⑧3项研究对咳嗽缓解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OR=5.14,95%CI(1.49, 17.75),P=0.010]。⑨3项研究对腹泻缓解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9,95%CI(0.17, 8.64),P=0.86]。⑩3项研究对肺炎吸收率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85, 1.22),P=0.8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转化率,提高临床治愈率,还在缓解咳嗽、退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后续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循证研究不断更新,才能完善本研究的证据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