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王辉  邱建强  乔黎焱  肖兵  石耀武  黄博  卢博  张选国 《陕西中医》2020,(3):285-286,397
目的: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初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论治,以期对本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通过对《温病学》研习、深入疫区中医专家对本病的分析及各省卫建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对本病的辨证论治进行探析。结果:早期多以感受湿邪疫毒之气为主,且偏寒湿,治疗以散寒除湿,透邪芳香辟秽为主; 随着病情进展,湿郁化热,湿毒热充斥肺脏,损伤肺络,热壅肠腑,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通腑为主; 若上述两个阶段未遏制,则病邪进一步深入,导致内陷心包,出现内闭外脱之证,闭症以泻火除湿,开窍醒神为主,脱症以回阳救逆为主; 恢复期正虚邪恋,正虚则以气阴两虚和脾气亏损为要,余邪仍以湿为患,故在治疗上益气养阴,健脾利湿。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病因素以“湿”邪为主,“湿、毒、瘀、闭”为主要病机,肺脾为主要病位,治疗上以化湿解毒,避秽化浊,开窍醒神为主,全程应重视固护脾胃,避免过度使用寒凉药物。  相似文献   
2.
VEGF基因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易成刚  郭树忠  刘丹  黄博  夏炜  潘华  隋继强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998-1001,i0002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MSCs,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MSCs,转染后用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MSCs表达VEGF蛋白的情况,MTT检测MSCs对VEGF质粒转染的敏感性。结果:骨髓中分离得到MSCs,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SCs不表达CD34和CD45,但表达CD9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中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VEGF基因转染MSCs后第5天抗VEGF免疫荧光染色约90%的MSCs呈阳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转染后第5天达到峰值。MTT检测结果显示VEGF质粒转染对MSCs增殖无影响。结论:MSC可作为VEGF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多潘立酮不良反应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尤其是下腹部手术后常可见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相关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后一年内切口疝的发生率可高达9%-20%,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腹壁切口疝无自愈可能性,由于人体内的腹内压是持续存在的所以切口疝常常会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临床实际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8年1-7月我院NICU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共320份,患儿共52例,其中早产儿38例,足月儿14例。对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成分进行分析,统计患儿的住院时间、使用TPN的时间、患儿摄入的液体量、热卡量、血糖、肝功能等,并结合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评价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合理性。结果: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糖速、热氮比、电解质浓度均在合理范围内,但52例患儿中存在3例前期液体量摄入过多,320份处方中存在114份热卡摄入不足,早产儿组套处方中缺少电解质钠和镁,足月儿组套中缺少电解质镁等。结论: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但肠外营养处方存在热卡和蛋白质摄入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肥大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牙周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将68例自愿接受本研究的牙周炎患者按照牙周炎的病变程度分成3组:轻度牙周炎组(23例)、重度牙周炎组(25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取牙龈组织标本,4%中性甲醛液固定48 h以上。制作牙龈组织的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牙龈组织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各实验组牙龈组织TLR4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色法观察TLR4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慢性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TLR4的表达及TLR4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2)重度牙周炎组牙龈组织中TLR4表达的数量及TLR4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轻度牙周炎组(P<005)。结论:TLR4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肥大细胞中的表达量随着牙周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增加,提示TLR4,特别是肥大细胞TLR4可能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在牙周炎病理中的意义。方法:将自愿接受研究的受试者分为3组:轻度慢性牙周炎组(轻度组,17例)、重度慢性牙周炎组(重度组,18例)、正常对照组(15例)。取牙龈活检组织制作连续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牙周组织的组织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状况;天狼猩红染色法观察各组牙周组织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慢性牙周炎组的牙周组织中肥大细胞显著增多(P<0.01);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较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均明显升高(P<0.01),牙周组织纤维化程度更加严重(P<0.05)。结论:肥大细胞的募集、脱颗粒和纤维化程度与牙周炎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肥大细胞可能在牙周炎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博  姚力  林燕翔  张慧  张颖婷  罗轶  张涛 《中草药》2019,50(13):3058-3064
目的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SHDG)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厂家及批次SHDG的质量差异,为SHDG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UV法,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SHDG指纹图谱,并利用对照品和HPLC-Q/TOF法对其特征峰进行指认;同时建立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不同厂家及相同厂家不同批次的制剂进行分类,并阐明造成差异的主要成分。结果建立SHDG指纹图谱,确证了7个特征峰并进行了指认,分别是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4-O-β-D-葡萄糖苷、迷迭香酸。55 min内SHDG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分别在各自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2%(RSD 1.54%)、98.20%(RSD 1.12%)、99.58%(RSD 1.12%);18批样品绿原酸质量分数为0.33~1.39 mg/g,异嗪皮啶质量分数为1.31~2.74 mg/g,迷迭香酸质量分数为1.11~4.54 mg/g;18批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为0.688~0.992;不同厂家及批次的SHDG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根据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3个主要成分含量测定能够为SHDG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结核分枝杆菌(TB-SA)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72例结核病、非结核呼吸系疾患患者、健康志愿者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培养、PPD皮试、TB-SA抗体检测.结果 TB-SA抗体检测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的敏感性分别为77.6%、72.2%、79.7%,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84.2%.TB-SA抗体阳性检出率对初、复治结核病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TB-SA抗体检测A405与PPD不成线性关系,不受结核病患者卡介苗反应的影响.结论 TB-SA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特别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萝卜提取物( Raphanus sativus extract)对在体大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及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通过旋转蒸发的方法,制备得到白萝卜提取物;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白萝卜提取物高剂量组(3ml/kg)、中剂量组(1ml/kg)、低剂量(0.3ml/kg)组及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4个组,每组8只,通过灌胃给药的方法,以胃肠内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在大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及肠推进比为指标,观察各组对大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进一步在离体条件下,以豚鼠回肠平滑肌肌条的收缩幅度和频率为指标,通过不同浓度的白萝卜提取物作用于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观察提取物对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白萝卜提取物在0.3ml/kg,1.0ml/kg,3ml/kg剂量下都能够提高大鼠胃排空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通过小肠推进比的比较,发现0、3ml/kg、1ml/kg剂量的提取物可明显促进小肠推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3ml/kg剂量下的提取物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小肠推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离体条件下,提取物在0.1mg/ml下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张力和收缩频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其收缩幅度(与给药前相比,P〈0.05);而在0.3mg/ml,1.0mg/ml,3.0mg/ml剂量下,均可使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张力、收缩幅度增加(与给药前相比,P〈0、01),但不改变收缩频率(与给药前相比,P〉0.05)。结论 白萝卜提取物对动物胃肠动力具促进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