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青壮年最常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全球每年约有5 000万例TBI,年经济损失约4 000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0.5%[1]。TBI后神经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多种细胞参与其中,其中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相互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来源于骨髓和外周血管壁,是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前体细胞[2]。  相似文献   
2.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s and pro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s in children, the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15 children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was summed up. The clinical data of 15 children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in Tongji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an. 1997 to Aug. 2004, including 9 males and 6 females with the age ranging from 9-15 years old (mean 12.8). The disease duration was 3 months to 5 years (mean 2 years). Fourteen cases were subjected to the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hrough oral tanssphenoidal approach and one case to medical treatment.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 to 5 years by imaging studies and endocrin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3 eases obtained total removal of the tumor and one subtotal removal of tumor. No severe complications and operation death occurr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tanssphenoidal approach was the optim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pituitary adenomas. Regular and long-term follow-up is of great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3.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奇异变形菌1例,粪肠球菌1例;经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随访发现2例重度感染患者,感染控制后遗有癫痫、认知障碍和精神运动性阻滞等后遗症。结论颅内感染是脑积水分流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分流术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IL-4对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小胶质细胞研究对象,在脂多糖(LPS)和白介素4(IL-4)的刺激下,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记技术、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表型改变、炎性因子表达和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 在LPS作用后,小胶质细胞形态由静息状态下的长分支状变为具有短分支的阿米巴样,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iNOS以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向M1型转化。加入IL-4后,iNOS以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下降,M2型标记蛋白Arg1以及STAT6磷酸化表达显著上调,细胞从M1 型向M2转化。抑制IL-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 STAT6后,IL-4对小胶质细胞TL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M2表型转化功能均被抑制。结论 IL-4可以通过上调STAT6磷酸化水平抑制LPS介导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的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细胞表型由M1向M2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2例尿失禁的中年女性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并分析比较尿失禁组(包括SUI组、UUI组、SUI/UUI组)与正常对照组自由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及尿道压力的差异。结果:SUI组最大尿流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较正常对照组,SUI组及suI/UUI组Valsalva漏尿点压力具有明显差异(P〈0.05);最大尿流率时,SUI组逼尿肌压、最大尿道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有助于中年女性尿失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策略、技巧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症状、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无功能性腺瘤22例,其中无功能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术后激素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4例,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病例。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17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6例。结论对单纯经蝶或经颅入路均无法一期全切除或术后随访肿瘤复发的巨大垂体腺瘤病例.二次经蝶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蒲公英甾醇对膀胱癌T24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T24细胞,在其中加入不同浓度(10、20、40μg/mL)蒲公英甾醇进行干预。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观察膀胱癌细胞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实验考察细胞中SDF-1/CXC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水平。结果:蒲公英甾醇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P<0.01),降低细胞分泌MMP-2及MMP-9的能力(均P<0.05,P<0.01)。同时蒲公英甾醇能有效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蒲公英甾醇通过干扰SDF-1/CXCR4信号通过,下调Akt/mTOR的传导,削弱了细胞分泌MMP-2及MMP-9的能力,从而有效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对策,降低其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15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与年龄、时间、人力因素、药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评估,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高危患者加强宣教及监控,可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医院管理费用分摊对医药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 ,医院要实行成本核算 ,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成本的管理费用 ,一般按人员比例分摊法进行分摊。笔者就此分摊法对医疗、药品收支结余的影响谈点看法。一、分摊情况通常医院的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大致相当 ,分摊管理费用前 ,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也大致相当 ,管理费用占总业务支出的1/3左右。一般情况下 ,医院的医疗部门与药品部门人员比例为10∶1,甚至更高 ,这样 ,按人员比例分摊管理费用 ,则管理费用的90%以上分摊到医疗支出 ,只有不到10%分摊到药品支出 ,致使分摊后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比例变为1∶0.6左右。可见医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