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性感觉寻求水平与首次同性性行为状况的关系。方法 通过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以及例行的艾滋病自愿检测服务,招募YMSM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375名YMSM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为(18.98±2.11)岁,83.38%报告为双方自愿,61.93%的性伴年龄比调查对象大,50.94%在首次同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35.12%的性伴为朋友。性感觉寻求水平与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及安全套使用状况均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和-0.2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感觉寻求得分每增加1分,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由20岁以上降至18~20岁及18岁以下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065倍和0.109倍(OR=1.065,95%CI:1.016~1.117;OR=1.109,95%CI:1.046~1.175),且首次同性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增加0.070倍(OR=1.070,95%CI:1.034~1.107)。性感觉寻求水平越低者,越倾向于与朋友发生首次同性性行为,而非偶遇性伴(OR=0.936,95%CI:0.900~0.974)。结论 性感觉寻求水平越高者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越小、越倾向于选择偶遇性伴,且在首次同性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2.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病或脊髓发育障碍,其起病隐袭,病程不规律缓慢进展,容易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MRI的应用,使其诊断率明显提高。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脊髓空洞症患者多合并Anrold-Chiari畸形及脊柱侧弯畸形等。现将本院收集的6例I-A型(合并Anrold-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线阵式穿刺探头超声引导穿刺角度简易计算方法史念曾,邓淑敏,王萍编者按:本方法仅限于线阵式穿刺探头使用,超声引导穿刺首选探头为扇扫式探头附加导向器。它比线阵方法定位简便准确。随着介入性超声的迅速发展,不少医院开展了B超引导穿刺工作。在进行引导穿刺时,目...  相似文献   
4.
北冬虫夏草中毒性脑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男,66岁.因"头晕、双下肢抖动、行走不稳3 d"于2007年7月2日入院.患者3 d前出现头晕、双下肢抖动、站立及行走不稳;无视物旋转、耳鸣及耳聋,不伴呕吐及腹泻.  相似文献   
5.
选择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空质粒组和bcl-2组.24 h后用红藻氨酸(KA)局部注射诱导癫痫模型,以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在大鼠海马CA3区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bcl-2蛋白及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显示,生理盐水组与空质粒组CA3区有大量凋亡细胞,给予PLXSN-bcl-2基因后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与空质粒组比较,bcl-2组海马CA3区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及bcl-2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认为质粒PLXSN介导bcl-2基因转入脑内,对KA致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有抑制作用,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6例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体征、MRI表现,与典型的延髓综合征进行对比探讨.包括3例延髓外侧梗死,3例延髓内侧梗死.不同部位的延髓梗死临床特点及体征各异,可表现为多种综合征,易误诊为延髓其他疾病,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超声检查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频探头对3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乳房肿块进行扫查,记录肿块的大小、数量、形态及内部回声等,并结合扪诊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与B超诊断相符合,占93.33%;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两种形态,外上象限多发占61%;内部呈低回声占71%,回声均匀占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超声检查对皮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频探头对9例皮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查,主要观察其形态及内部回声等,并结合扪诊进行分析诊断.结果 9例病例声像图表现为含小腔的混合性结构,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内可见有高回分隔.除血栓性血管瘤可能有后部回声衰减,其余血管瘤的回声一般规则、清晰,透声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包括心理指导、健康宣教、饮食调护与运动锻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40%)与对照组(27.27%)比较相对较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增强患者的保健能力,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Gauderer和Ponsky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1]以来,此项技术已经成为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重要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尽管PEG和PEJ术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但须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大多为高龄或基础疾病危重,认识与其相关的并发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113例行PEG或PEJ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