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在不同时段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且根据其有无发生心律失常作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可能影响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总计46例(46.00%)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占据56.52%(26/46),缓慢型心律失常占据43.48%(20/46),均多集中于术中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群体中,性别、年龄、梗死前心绞痛以及手术时间和其心律失常的发生无明显相关(P>0.05),而血管病变、血流TIMI分级、梗死位置以及梗死范围和其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为血管病变、血流TIMI分级、梗死位置以及梗死范围(P<0.05)。结论血管病变、血流TIMI分级、梗死位置以及梗死范围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根据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以尽量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 ASC)是一种含有N端热蛋白样结构域和C 端胱天氨酸募集结构域的接头分子.ASC是一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在肿瘤发生、细胞凋亡和NF-κB 信号通路的调节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就其与肿瘤相关性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B7-H1及Bcl-2蛋白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B7-H1及Bcl-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B7-H1及Bcl-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及B7-H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而且B7-H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C+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Dukes分期A+B)相比,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组织中,B7-H1阴性组Bcl-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7-H1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期随访中,死亡的患者均B7-H1表达阳性.结论:B7-H1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及生存期相关,且在高-中分化肿瘤组织中,提示与Bcl-2联合检测可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射血分数的影响;比较两组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差异.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我院的老年(年龄>65岁)确诊晚期肺腺癌患者32例.多西他赛组(n=18):多西他赛65 mg/m2,第1天,21天1个周期,连续3个周期;吉非替尼组(n=14):吉非替尼250 mg/d,早餐后2小时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心肌酶CK-MB和射血分数变化.结果 吉非替尼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7例;多西他赛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8例,吉非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28.6%和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酸激酶CK-MB均值(17.72±9.12)U/L vs(24.03±7.01) 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酸激酶CK-MB均值(16.62±10.21)U/L vs(29.94±8.03)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组间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变化:吉非替尼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均值(59.43±8.75)%vs(59.01±7.67)%;多西他赛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均值(60.21±8.97)%vs(59.31±9.21)%,射血分数在治疗前后并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 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在治疗老年晚期肺腺癌有一定疗效;吉非替尼和多西他赛均对心肌一定的损伤;单药化疗将成为老年晚期肺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合理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培美曲塞组患者化疗前7 d开始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用药前1 d晚上及用药当天早、晚均给予地塞米松片5 mg,口服;培美曲塞500 mg/m2 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1 d为1个周期.厄洛替尼组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 mg/d,餐后2 h口服,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组患者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作为观察终点,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培美曲塞组、厄洛替尼组、支持治疗组PFS分别为7.9、6.2、3.2个月,3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塞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停药对症治疗后缓解.厄洛替尼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均为轻度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培美曲塞组与厄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塞与厄洛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能显著延长患者的PFS,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共刺激信号是1970年由Bretscher和Cohn在T细胞活化双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证实的[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的B7家族中的共刺激分子有些是激发或增强免疫应答,有些是下调或终止免疫应答。B7-H1是新发现的 B7家族成员之一,它在诱导初始T 细胞的增殖,抑制活化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活化T细胞的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B7-H1分子可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促进效应性CTL(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凋亡,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过程[2]。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B7-H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该分子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3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分析可能会影响其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130例患者共计50例(38.46%)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并发症发生率前三者依次为胸腔积液(11.54%)、肺部感染(8.46%)以及肝功能衰竭(6.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部位以及体重指数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年龄、TNM分期、血清白蛋白、糖尿病以及肝硬化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肝癌介入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分别为年龄、TNM分期、血清白蛋白、糖尿病以及肝硬化(P<0.05)。结论对于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影响其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TNM分期、血清白蛋白、糖尿病以及肝硬化,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对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76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组采用标准一线方案TP/GP方案,联合组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2ml/d。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38.23%,化疗组为3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好转率为52.94%,化疗组为28.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毒副反应较化疗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晚期NSCLC化疗中有减毒增效、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