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胆囊结石(胆石)病家系的遗传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该家系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家系四代共113人(男55人,女58人),胆石患者33例(男13例,女20例),女性发病率(34.48%)高于男性(2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Ⅱ、Ⅲ代发病率52%,明显高于配偶的发病率(20%),P=0.003。先证者Ⅰ级亲属遗传度86.38%±46.46%。患者平均体重指数(25.06±2.59)kg/m2,显著高于非胆石病者平均体重指数(22.69±3.24)kg/m2,P=0.012。胆石病患者中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者明显多于非胆石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和0.017。糖尿病病史、饮酒习惯、喜油腻饮食在胆石病患者和非胆石病者中无差异。胆石病患者血糖平均值(5.35±0.77)mmol/L。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胆石病患者和非胆石病者中无差异。结论该家系胆石病具有明显家族聚集性,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性别、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是该家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胆固醇结石病人BI型清除剂受体(scavengerreceptorBtypeI,SRBI)及其转录调节因子肝脏受体类似物1(liverreceptorhomologue1,LRH-1)的表达,以探讨胆固醇结石发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和10例无胆石症对照者测定血清脂质、胆汁成分和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以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SRBI和LRH-1mRNA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胆石平均胆固醇含量(86.68±5.26)%,均为胆固醇结石。胆石组病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低于对照组[(0.86±0.62)mmol/L比(1.42±0.56)mmol/L,P<0.01]。胆石组胆汁胆固醇在总脂中的摩尔百分比和胆固醇饱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7.80±2.06)mol%比(5.26±2.80)mol%,P<0.05]。胆石组SRBI基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2.48±0.44比1.00±0.23,P<0.05),胆石组LRH-1表达也高于对照组(2.05±0.29比1.00±0.28,P<0.05)。结论:胆固醇结石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异常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肝脏LRH-1、SRBI表达增高,参与了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形成,并促进了胆固醇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受体类似物1(LRH-1)表达,探讨其与胆固醇结石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男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4岁。14例无胆石症者为对照(肝脏肿瘤2例,胆囊息肉患者12例),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7.50岁。测定胆汁脂类成分和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LRH-1表达14.18±9.37,高于对照组7.86±6.19,(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1.17±0.27)。结论本研究提示肝脏LRH-1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胆结石病人肝脏核受体LRH-1及其调控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的肝脏受体类似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及其调控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BC)转运体家族成员abcg5/8的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发病的机制.方法 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男6例,女21例;年龄平均52岁.10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病人为对照,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岁.测定胆汁脂类成分和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及abcg5/8 mRNA的表达量.结果 胆石组LRH-1表达高于对照组(14.18±1.80vs7.22±2.22,P<0.05),胆石组肝脏abcg基因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高(abcg5:49.34±3.68 vs 33.48±2.77,P<0.05)abcg8:38.93±5.70 vs 18.70±3.42,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1.17±0.02).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人类肝脏LRH-1及其调控的abcg5/8的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ABCG8基因T400K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以及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ABCG8基因T400K多态性与胆囊结石病的关系,以及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283例胆囊结石病人和212例健康人群采集静脉血,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ABCG8T400K多态性,并经DNA测序验证;测定血脂。结果:T400K在总体胆石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差异(21.6%比17.0%,P=0.205);但在男性胆石组中,K400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9%比11.9%,P<0.01),女性中无差异(18.6%比21.6%,P=0.531)。胆石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4±0.88)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07±0.78)mmol/L,P<0.01。在TT纯合体胆石病人中,总胆固醇[(4.38±0.98)mmol/L比(4.02±0.83)mmol/L,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9±0.87)mmol/L比(2.05±0.76)mmol/L,P<0.01]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在TK/KK中,胆石组和对照组的血脂无差异。结论:ABCG8基因T400K多态性影响胆固醇代谢,K400携带者是男性胆石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氨气敏电极法测定血氨的技术条件(稳定性、电极膜更换后的再现性及血滤液的稀释问题等)进行了实验研究。正常值52±11μmol/L。对各种肝病患者血氨浓度的改变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病家系遗传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病家系的遗传特征. 方法: 胆囊结石病家系定义为家系内至少有2名患者;采用B超检查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上海地区胆石病家系成员的疾病史和发病情况,系谱分析胆石病的遗传特点. 结果: 被调查家系总数93个,涵盖家庭成员563人,患者总数304人,患病率达54.0%.女性患病率(占61.0%)显著高于男性(占44.3%)(P=0.003).64个家系含有≥3个患者(即67.7%的胆石病先证者)具有两名以上(含两名)胆石病一级亲属;双亲之一或两者均为胆石病患者的家系占74.2%;先证者的同胞患病率达58.0%,双生子均发病;年龄大于60周岁的先证者,其子女的胆石病患病率达59.0%.胆石病家系中有高脂血症家族史为36.6%,高血压家族史为66.7%,糖尿病家族史为29.0%.男女性别间的子代发病率无差异,男性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性较大,母亲对后代的影响大于父亲. 结论: 胆石病是多基因遗传疾病,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具有常染色体显性延迟遗传的特点,与代谢相关的多基因疾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中羧肽酶E(carboxypeptidase E,CPE)的mRNA表达,探讨CPE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胆石、胆汁成分测定。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为共同参照,用含10 000个cDNA克隆的芯片对8份肝脏标本样品(包括6例胆囊结石和2例无胆囊结石对照)进行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通过实时PCR验证阳性结果。结果:有效表达基因6 068个,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结石病人的肝脏有67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CPE基因呈下调表达,经实时PCR验证与芯片筛选结果一致。进一步比较另12例胆固醇结石病人和8例对照组的肝脏组织CPE表达,CPE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9.52±6.21比124.50±36.36,P<0.05)。结论:肝脏CPE表达下降可能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胆囊组织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正常人胆囊组织基因表达目录。方法:采用含17000cDNA克隆的基因微矩阵与2例正常胆囊之cDNA杂交,取基因表达平均值,分析胆囊的基因表达谱。结果:正常胆囊有11047条基因表达,其前10位高表达基因与平滑肌收缩及物质转运有关。在前200位高表达的基因中,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蛋白翻译和合成类以及发育相关类基因占多数。在胆囊所有表达的基因中,12、2、21号染色体表达的数目最多。另外,21条胆石病候选基因在胆囊中有表达,其中主要为脂类代谢相关基因。两条胆囊特异性表达基因:NPC1L1、SLC17A2。结论:胆囊高表达的基因可能与胆囊收缩和胆汁深缩有关,胆囊不仅参与机体的消化功能,还参与调节脂类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0.
载脂蛋白B基因XbaⅠ多态性和胆囊结石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B基因Xba Ⅰ多态性和胆石病关系。方法对75例胆囊结石病人与112例对照者确定APOB基因Xba Ⅰ多态性的基因型,并对其中41例胆囊切除术病人和11例对照者分析胆汁成分。结果胆石组携带X+/基因型和X+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石组病人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和胆固醇饱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脂质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携带X+等位基因的胆石病人胆汁胆同醇摩尔百分比和胆固醇饱和指数高于X-/-纯合子病人,而总脂质降低。结论 X+等位基因可能是胆石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