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采用主题框架分析和SWOT分析方法探讨中小城市CHS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结果:我国中小城市CHS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费和人才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该类城市CHS建设特点为:(1)易于推行与管理;(2)公共卫生职能更加突出;(3)社区卫生服务站优势明显;(4)二级医院具有方便、快捷、可及等社区服务特点;(5)多数城市政府财力较为薄弱;(6)卫生资源总量并不缺乏.结论:建议在中小城市CHS建设中注重加强领导层开发,根据城市特点调整功能定位,合理利用资金,并积极与大城市开展技术合作,同时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三种方法测算北京市≥15岁居民健康期望寿命(health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HALE),评价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方法 收集北京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北京市居民死因漏报调查数据、北京市居民自报健康调查数据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以Y市为西部地级市代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独立法人地位,加强体系建设;深化运行机制改革;明确政府主导的思想等措施,确保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以地级市为代表分析我国中等规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结果显示:地级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功能落实方面,公共卫生服务指标与大城市基本持平,基本医疗服务量低于大城市、合理用药指标较差;居民满意度总体较好,不满意之处主要在价格方面。据此建议:在中等规模城市应进一步发挥服务站的优势,加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大政府投入,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洪涝灾害是较为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导致环境破坏、水源污染、食品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传染病流行等卫生防疫方面的风险点。综合参考《洪涝灾区环境卫生处置与预防性消毒指引》《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技术方案》等防疫技术文件,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该指南。指南主要介绍洪涝灾区受灾学校及师生个体需要采取的关键措施,以期为指导洪涝灾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保护师生健康安全和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7-2016年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转归情况。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猩红热病例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并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描述猩红热病例的转归情况。结果 2007-2016年北京市报告猩红热病例28 505例,其中2011年有6 152例,发病率为31.4/10万,高于历年平均水平。猩红热病例有夏、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男性病例有17 951例(63.0%),职业以学生(13 488例,占47.3%)、幼托儿童(12 167例,占42.7%)和散居儿童(2 596例,占9.1%)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9岁(占90.5%),在近年3~9岁儿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发病3周后对7 298例猩红热病例进行了随访,仅8例病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中耳炎有2例、鼻窦炎有1例、肺炎有2例、心肌炎有3例,其他病例均痊愈或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近10年间,2011年为北京市猩红热发病水平高峰年,学生和托幼儿童是发病的高危人群,猩红热病例转归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险制度(以下简称社区医保)衔接中的问题,探索促进衔接的方法策略。方法: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采用机构间合作模式和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我国社区医保衔接机制处于发展中合作较低水平。在治理结构上缺乏集权化和有效的领导方式,政策环境缺乏对创新的支持;卫生、医保部门在目标上存在分歧,互信程度不高;工作中缺乏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合作技术方案不够健全。结论:建议加强体制改革,建立大卫生体制;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根据社区卫生特点改进社区医保技术方案;促进部门沟通合作;加强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2011年北京市户籍居民(以下简称为居民)死亡监测数据,以死亡率、期望寿命以及死亡原因等健康指标,分析和评价全市居民健康状况,以期为政府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北京市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 — 2019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实现健康北京中长远规划及制定卫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 — 2019年北京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采用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等统计指标对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进行描述与评价。结果2010 — 2019年北京市居民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并持续维持较低水平;2010 — 2019年期望寿命逐年上升,年平均增长0.16岁,2019年达82.31岁,其中,男性79.81岁,女性84.16岁;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2019年为10.56%,其中,男性14.36%,女性6.37%。结论北京市居民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期望寿命、慢性病过早死亡率4个指标可实现《“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目标。 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女性健康状况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北京市户籍女性乳腺癌死亡情况及趋势,为开展乳腺癌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0—2020年北京市女性乳腺癌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每10万人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等指标,分析2010—2020年患者发病到死亡时间变化趋势及发生继发转移所占比例,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2010—2020年北京市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与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0—2020年北京市户籍女性因乳腺癌死亡总例数为9 108例,2020年粗死亡率为14.43/10万,较2010年(10.84/10万)上升了33.12%[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 3.10%,P<0.001],年龄标化后上升趋势减缓(AAPC = 1.10%,P=0.012)。 2010—2020年北京市户籍女性因乳腺癌死亡年龄中位数及患者从发病到死亡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均整体上升。  结论   2010—2020年乳腺癌仍是北京市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居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第5位,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生存期相对延长,说明北京市近年来的乳腺癌防治工作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