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对孕鼠血清孕酮(progesterone)及雌三醇(estriol)含量的影响。方法孕中期BALB/c孕鼠随机分为染虫组和健康对照组,染虫组经腹腔无菌接种纯化的RH强毒株弓形虫速殖子,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0.01mol/LPBS。分别于妊娠第10、12、14、16、18d,摘孕鼠眼球取血,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孕酮和雌三醇含量。结果在孕第10、12、14d,孕鼠血清孕酮和雌三醇含量染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第16、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可引起孕鼠血清孕酮和雌三醇含量下降,这可能是弓形虫感染致胚胎发育迟缓、胎盘组织炎性病变及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的结果,也可能是胚胎发育迟缓、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致病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CNS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对于由CNS引起的感染,如何合理地选用抗生素,特别是对于那些尚不能开展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寻求最佳抗菌方案,遂统计了邵阳医专微生物室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记录完整的355株CNS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传统课程体系已很不适应时代发震对培养人才素质的要求,针对其存在的诸多弊端,作者本着以“突出主干课,减少必修课,加强实践课,丰富选修课”为原则,以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空间结构为主线,淡化学科意识,打破学科型课程设置,加强了课程的优化、整合,重新构建了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及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培养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从整合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设第二课堂、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能否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所产婴儿的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所产婴儿HBsAg阳性率为4.67%,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所产婴儿HBsAg阳性率为61.90%,χ2=59.96,P<0.01)。结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孕期弓形虫感染对胎盘的入侵和病理损害情况。方法孕8dBALB/c小鼠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在孕10、12、14、16和18d剖腹取胎鼠,分离胎盘并精确称重。采用HE染色观察胎盘的病理损害情况,RNA原位杂交检测胎盘组织弓形虫速殖子的动态入侵。结果在孕10、12d,感染组胎盘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在孕14、16、18d,感染组的胎盘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胎盘组织切片可见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绒毛血管减少,显示有炎症表现;滋养层细胞破坏明显,可见凋亡小体形成。感染组小鼠在孕10d未检测到虫体,感染孕12d偶见虫体。孕14、16、18d虫体数目明显增多(P0.01),虫体主要位于滋养层细胞内、细胞间质和血管中,并有假包囊形成。结论孕期弓形虫感染可影响胎盘生长,胎盘出现炎症反应和凋亡等病理损害。虫体可侵入胎盘组织细胞间质和血管中,并侵入滋养层细胞内增殖,跨越胎盘屏障传播给胎儿。  相似文献   
8.
用粉尘螨浸液作抗原对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脱敏治疗,特别是对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经反复试验发现加温分离法效果好,且方法简便。 1 方法 ① 从面粉厂的下脚中采样经60,80目分样筛过筛,取80目一层粉样于铁盒内。② 调节恒温水浴箱温度至70℃左右后,将铁盒放入水浴箱约经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探索改革寄生虫学及检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感染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入侵宿主细胞能力的影响,寻找弓形虫发育和入侵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为弓形虫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建立弓形虫病BALB/c小鼠模型,观察体外培养和小鼠体内速殖子发育在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下的形态变化,观察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感染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果 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体外培养和小鼠体内发育的速殖子部分发生形态变化;蛋白酶抑制剂 弓形虫感染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弓形虫感染 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后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Aprotinin组(204.8±5.2) h,Cystatin组(288.4±4.3) h,Pepstatin组(289.5±6.2)h,对照组(91.2±6.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丝氨酸蛋白酶、半光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弓形虫发育和入侵宿主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相应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入侵细胞有明显影响,尤以Pepstatin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