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37个与脑血管病病因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对象为808名脑血管病的住院病人。结果表明,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多发现象、头颈部外伤及每日吸烟20支以上与脑血管病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家族多发现象同时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是防制脑血管病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1990至2019年中国女性卵巢癌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我国卵巢癌的预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从全球疾病负担2019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其他地区卵巢癌发病、死亡及伤残调整寿命年指标的估计数和标准化率,比较评估中国卵巢癌的流行负担及危险因素变化。用GLOBOCAN库对2020至2040年中国卵巢癌发病及死亡人数进行预测。结果: 1990至2019年,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省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由2.56/10万和4.72/10万增至4.54/10万和8.68/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由1.76/10万和2.63/10万增至2.77/10万和3.84/10万,增幅超过全球、日本及新加坡。其中,50~54岁年龄组女性发病人数最多,发病率的峰值出现在70~74岁。2019年卵巢癌死亡的三大危险因素分别是高空腹血糖、高体质指数和职业性石棉暴露。30年间,中国卵巢癌的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率(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随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增加而增加。此外,据GLOBOCAN数据库预测,中国卵巢癌疾病负担会持续加重,预计到2040年,发病人数较2020年增加17.9%,死亡人数增加33.0%。结论: 中国女性卵巢癌疾病负担仍然较重,且在不断上升,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及风险人群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以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刺激方案。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17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整理资料并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21篇,20项研究结果显示rTMS治疗有益于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1项研究结果为阴性。所有研究结果均提示rTMS治疗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纳入研究中受试者情况、研究设计方案、刺激疗程、线圈类型及刺激部位、运动诱发电位的测定等均存在异质性。结论 rTMS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需要结合脑卒中的病程和损伤的程度来制定刺激方案。同时,需要更多同类型设计及刺激方案信息完整的真刺激对照假刺激的rTMS研究来提高其应用的证据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老年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1]。在1990至2010年间,因为OA导致的残疾问题增长了64%,OA已经成为现阶段世界上排名第十一的致残性原因[2]。研究报道,膝关节是最易发生关节炎症的关节之一,并且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KOA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伴软骨下骨增生,骨赘形成,继发引起滑膜、关节囊和软组织的损伤及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选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分析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对银屑病有治疗潜力的中药,为研究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在GEO数据库检索银屑病基因芯片,筛选出银屑病差异共表达基因(DEGs);通过WGCNA包筛选出银屑病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模块;将获取的银屑病DEG s与银屑病相关性最高的模块取交集,获得银屑病高度相关DEG s,并对其进行GO分析、KEGG分析。采用MCC、DEGREE、EPC和CLOSENESS算法从银屑病高度相关DEG s中筛选出与银屑病相关性更强的DEGs为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Pearson相关分析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与免疫浸润细胞比例的关系。通过将银屑病发病关键基因映射至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筛选出对银屑病有治疗潜力的中药。结果 共筛选出348个DEG s。GO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线粒体蛋白复合体、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等方面;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P...  相似文献   
6.
背景:全身振动训练作为新兴的神经肌肉训练方法,经研究发现能有效提高老年人肌力和姿势控制能力。近年来研究者将全身振动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探索其是否能减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目的:阐述全身振动对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肌力、肢体肌张力及平衡与步态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BSCO、Medline等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4年6月与全身振动训练干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选择34篇文献进行分别探讨。结果与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干预脑卒中患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疗效方面,研究主要关注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姿势控制能力,但目前全身振动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证据不足。在具体的振动干预方案方面,振动的类型、频率、振幅、时间暂无公认的标准,也待进一步研究。目前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较多,缺乏对全身振动训练影响机制的研究,其疗效有待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摘要:对护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树立、教学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的挖掘、青春期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解剖学基础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本研究在急性期医院背景下,就上下肢的移动性为例,目的是检验ICF类目的临床评定等级是否能够整合成一种多参数的等级评定量表,并且该量表能够根据特定患者的临床问题和康复目标提供有效可靠的临床评估。方法对急性期医院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心理测量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4例肌肉骨骼状况患者(平均年龄56岁,50%女性。44%患者诊断涉及下肢,18%患者诊断涉及髋关节,18%患者诊断涉及上肢,16%患者诊断涉及脊柱)。调整不同测量功能项目之后,建立针对上肢或下肢功能的两个独立量表。建立的量表中有10个(上肢)和8个(下肢)测试项目有很好的拟合度。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可基于ICF的核心分类集类目来开发等级评定量表。这可能是一个有希望的方法,因为在现有的领域里从心理测量方面来讲还没有可靠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MEDLINE、EMbase、PEDro、OpenSIGLE、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NTIS)、CNKI、VlP、万方数据库和CBM中关于运动想象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0年10月。由3名研究者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25软件和GRAEDpro ler 3.2.2软件。结果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四个主要结局的结果显示:Fur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持续8周、6周和4周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与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95%CI)分别为13.89(4.53,23.25)、9.45(3.67,15.23)和7.81(1.96,13.65)],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持续6周的运动想象疗法训练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与其他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或作业治疗)比较,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WMD=5.70,95%CI(3.17,8.22),P=0.30]。每个结局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等级。结论现有研究显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副作用甚小,操作简便,与脑卒中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比成本较低,临床医生可将实施运动想象疗法作为强推荐。但鉴于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各研究评价方法变异性较大,并且存在评价时间的不同,故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和规范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运动想象疗法的实施方式与方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