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3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 :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 :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总额预算下、按项目付费方式且合理化收费标准是实现医改突破的有效途径,研究以上海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出台的医疗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作为案例,引用政策实施前后近30年的全国卫生财务年报资料,通过纵向和同期不同地区横向比较发现,医疗费用从政策实施前的年均32.8%高速增长骤降至实施期间的12.5%,略低于期间GDP增长(14.7%),纳医疗费用在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十年间为社会减少了2161.6亿元医疗费用负担,控费效果远超全国和同类城市平均水平。政策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提示研究者和决策者,欲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总额预算必不可少。但按项目付费方式下的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物价部门难以协调又使得医疗机构潜在损失难以弥补等问题,均成为了现今看病贵等问题依然存在的桎梏。启示:合理设计总额预算指标以确保费用稳定增长,并需改现有按项目付费方式为预付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的现实可操作性,研究以"协调各方利益,实现预期效果"为目标,设计了简单易操作的适用于全国、省、市、县,乃至单个医疗机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运用华东地区某省卫生财务年报资料进行了现实模拟设计,测算得2009年华东地区某省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总额医疗费用应控制在400.5亿元之内,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医疗机构中,以城市医院为例,其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床日费用的收费标准分别为228.5元和697.3元。证明"总额预算+按服务单元付费"组合支付方式是易操作可推广的,为组合式支付方式的现实实行、实现医改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10年乡镇卫生院的手术开展状况,为手术项目包的发展走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同一批49所乡镇卫生院2000年与2008年两次调查所得的手术项目开展、普及和利用情况进行变迁分析。结果近年来乡镇卫生院手术项目普及率整体上基本稳定,略有萎缩,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开展和利用较多的手术项目均为计划生育类和急症类。结论乡镇卫生院手术项目包的发展走向应以满足所服务人群需求为导向,同时应避免盲目购置设备而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算上海市、江苏省和青海省3个样本县农村公共卫生项目的单位成本,为进行样本地区项目100%完成所需标准成本的测算奠定科学基础。方法3县93家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成本消耗和服务目标群体数量的机构调查,成本测算依据经济学上成本测算的思路和方法。结果不同样本地区农村公共卫生单位项目实际消耗成本水平不一,上海样本县水平最高,人均283.79元,江苏样本县其次,人均200.54元,青海样本县则人均只有75.03元。结论东部样本地区的单位成本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剔除服务目标群体的影响之后,这一差异可能与当地经济水平、样本地区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等存在一定关系,进行样本地区所需标准成本的测算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完成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样本医院购药前100位中的头孢类药品用药现况,反映降价措施下医院头孢类药品用药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0-2008年长江流域用药系统上海地区样本医院购药前100位中头孢类药品销售额、销售额占抗感染类药品比例、销售数量、加权价、剂型规格以及同药品同剂型同规格不同价位药品销售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讨论:单纯的药品降价政策下,医院通过追求并使用高价品种、高价剂型和规格等用药行为,使得单纯的药品降价政策难以惠及百姓。在此情况下,唯有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如总额预付制的引入,激发医院的主动节约成本意识,有效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之间的经济关联,方能从根本上解决药价虚高等问题,恢复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实现医院和药品领域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运用1986-2010年我国大、中、小城市疾病防制机构数据论证发现,财政投入普遍增加,2002年之前财政投入缺口逐渐增大,2003年开始财政投入没有缺口,但2008年后又出现投入缺口.在扣除物价因素后,2002年之前的有偿服务膨胀责任主要归因于财政投入不足,除了2002-2003年中城市以外,2002-2005年,有偿服务膨胀责任普遍全在机构自身,2008年开始呈现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波动较大的状况,大城市到2010年表现为全部财政责任,中城市从全部财政责任演化为全部机构责任,小城市变化规律与中城市类似.总之,城市疾控机构财政投入状况正在改善,但稳定性不足且地区差异大,因此,探索建立适合地区特点的、稳定适宜的投入保障机制是未来完善投入机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的贡献研究"课题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等。研究综合运用寿命表法、去死因期望寿命表法、归因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旨在明确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程度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贡献,为公共卫生领域中,准确把握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风险、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战略重点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概括介绍了"疾病预防控制对人群期望寿命的贡献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 :(1)明确了单年度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的影响:2010年慢性病去死因增寿岁数为14.07岁,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最主要疾病;而传染病仅为0.07岁、意外伤害0.55岁、孕产妇疾病0.001 8岁。(2)明确了不同年度疾病死亡对期望寿命变化的归因:慢性病逐步由"正归因"变化为"负归因",循环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表现为"负归因"且呈加剧趋势。(3)明确了疾病预防对期望寿命提升的贡献:1950—2010年人群期望寿命提升了26.6岁,疾病预防控制的贡献高达77.9%。(4)明确了加大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力度将成为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增寿1岁"目标的主要途径:如脑血管病防控工作加强6%可实现规划目标。(5)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为8.34%。(6)提出了未来疾病防控策略:加强慢性病防控将成为未来工作重点,传染病重在防止"复燃""反复"和"突发",孕产妇保健应瞄准国际高标准运作。研究总结并形成了一整套疾病预防对期望寿命贡献的测算思路、步骤与方法,为准确把握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并验证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采集2009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数据,从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行为干预3个方面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能力状况。结果:2009年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卫生宣传活动的平均开展完成情况为97.8%、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目标人群行为干预指数为0.916,均接近或达到绩效考核标准。结论:2009年我国省级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总体开展良好;相关的考核指标是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