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不同季节加用中药防喘合剂择时口服预防2~5岁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0名2~5岁哮喘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0例,并按年龄段分层。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方案基础上,根据不同季节加用中药防喘合剂择时口服。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案。随访1年,观察两组预防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发作程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明显减少2~5岁以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择时口服能有效防治2~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降低患儿哮喘样症状发生人数,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消食健脾合剂联合微生态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食健脾合剂,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并随访停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食健脾合剂联合微生态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可显著增加患儿食欲、食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透疹汤保留灌肠治疗风热犯肺证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风热犯肺证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给予清热解毒透疹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性因子[核因子kappa-B(NF-κB)、白细胞介素-21(IL-2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85.3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热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体温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病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6天后,两组患儿CD_3~+、CD_4~+、IgA、IgG、IgM水平明显增加,研究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CD_8~+、NF-κB、IL-21水平明显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透疹汤保留灌肠治疗风热犯肺证手足口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基本原则联合肝肾同治法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7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采用肝肾同治法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及尿红细胞计数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计数、补体C3和C4、IgM和IgE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肾同治法联合常规治疗对于湿热瘀阻型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其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胆合剂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武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的240例CMV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每组再按症状、体征检验量化积分标准划分为3个亚组,即治疗1组、对照1组各30例(轻度),治疗2组、对照2组各30例(中度),治疗3组、对照3组各60例(重度)。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胆合剂,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肝脾回缩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实验室指标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7.50%,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治愈率为60.83%,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在黄疸消退、肝脾回缩、体重增长、肝功能指标等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CMV感染实验室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转阴,血清CMVIgM(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3.54%、63.64%)、血清CMVDNA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4.52%、67.47%)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CMV抗原快速培养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合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疗效肯定,对重症患儿早期治疗或许能改变预后,中药还能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为治疗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更昔洛韦)及护肝(阿拓莫兰、肌苷)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加用中药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能促进巨细胞病毒转阴,并能显著降低患儿的TBIL、DBIL、ALT、TBA、ALP、GG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在早期容易误诊成胆道闭锁(BA),收集其临床资料,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住院的BA患儿43例和NICCD患儿19例,记录出生体重、入院时的生化资料、胆囊超声、氨基酸谱,并进行分析;对BA组的谷氨酰转肽酶(GGT)和NICCD组的血糖(GLU)绘制ROC曲线,分析其临床资料特点。结果:1BA组出生体重[(3.17±0.39)kg]高于NICCD组[(2.71±0.56)kg](P<0.01)。2 BA组的总胆红素(TBIL)[212.4(174.5-267.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31.88±36.52)μmol/L]、总蛋白(TP)[(56.58±5.69)g/L]、白蛋白(ALB)[41.3(37.4-43.8)g/L]、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56(151-393)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49(92-287)U/L]、GGT[429(300-937)U/L]、前蛋白(PA)[103.9(86.7,133)mg/L]高于NICCD组[175.1(146-203)μmol/L、(62.23±25.58)μmol/L、(46.31±5.88)g/L、30.3(29.6-35.1)g/L、128(90-182)U/L、42(26-72)U/L、193(154-281)U/L、45(30.2-72.8)mg/L](P<0.01或P<0.05);BA组的GLU[4.47(4.04-4.63)mmol/L]、血氨(AMMO)[47(35-54)μmol/L]、乳酸(LAC)[3.74(2.78-4.30)mmol/L]、总胆汁酸(TBA)[100(96-121)μmol/L]分别低于NICCD组患儿的[2.79(2.3-4.43)mmol/L]、[56(43-94)μmol/L]、[5.27(4.34-7.66)mmol/L]、[148(125-160)μmol/L](P<0.01或P<0.05);BA组与NICCD组球蛋白(GLB)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BA组GGT>191.5U/L,NICCD组GLU<3.515mmol/L,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BA组胆囊超声表现胆囊形态和收缩功能异常,NICCD组胆囊超声正常。4NICCD组多种氨基酸异常,以瓜氨酸升高的幅度最大;BA组中仅谷氨酸升高。结论:患儿胆汁淤积同时出生时的体重偏低,TP、ALB、GLU低于正常值,GLU值低于3.515mmol/L,胆囊超声正常、多种氨基酸异常尤其以瓜氨酸升高为主倾向于NICCD诊断;患儿胆汁淤积同时出生体重、TP、ALB、GLU正常,GGT值明显升高,且大于191.5U/L,胆囊超声形态和收缩功能异常,仅谷氨酸升高倾向于BA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高尿酸血症大鼠脂质过氧化、血清炎症因子、脂联素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各12只。实验组给予灌胃500 mg/kg的次黄嘌呤,同时腹腔注射100 mg/kg氧嗪酸钾诱导短期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检测两组大鼠灌胃前、灌胃后2 h、4 h、8 h的血尿酸、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脂联素(APN)、内皮素(ET-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灌胃前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2 h、4 h、8 h,实验组大鼠的血尿酸水平较灌胃前显著提高(P0.05),同时不同时间点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灌胃前的MDA、NO、APN、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2 h、4 h、8 h,实验组大鼠的MDA、ET-1水平较灌胃前显著提高(P0.05),NO、APN较灌胃前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NO、AP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灌胃前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2 h、4 h、8 h,实验组大鼠CRP、TNF-α、IL-6水平较灌胃前显著提高(P0.05),同时实验组CRP、TNF-α、IL-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尿酸升高将导致大鼠炎症反应水平升高、脂质过氧化紊乱及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