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包引流管在重度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治疗的49例重度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包引流管引流稀便,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周皮炎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5,P0.01)。结论采用心包引流管引流稀便可有效预防重度腹泻患者肛门周围皮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术后ICU期间的监测与护理质量是提高心脏移植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我院于2003年2月成功为1例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通过严密的监护,病人恢复良好,21天后转普通病房,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林格组和万汶组),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后,复苏各组在失血性休克1h后给予不同复苏液(林格氏液、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复苏2h后采血,检测血浆GMP-140、血清sVCAM-1及sICAM-1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和林格组GMP-140、sVCAM-1、sICAM-1均明显升高(P〈0.01),而万汶组改变不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休克组的GMP-140、sVCAM-1、sICAM-1明显升高(P〈0.01);林格组的GMP-140亦明显升高,余两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万汶组的GMP-140、sVCAM-1、sICAM-1改变不明显;相对于休克组,林格组的sVCAM-1下降明显(P〈0.01),sICAM-1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万汶组的GMP-140、sI-CAM-1、sVCAM-1均明显低于休克组和林格组(P〈0.01)。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可使纤溶功能亢进,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被活化;采用万汶+林格液复苏在调节凝血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林格液复苏;休克早期经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不管是万汶还是林格液都可能会改善微循环。其可能的原因是血液稀释具有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应用万汶可能减少内皮细胞损伤并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方法对我院ICU 1999年1月—2006年12月PA下呼吸道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标准进行对临床标本分离的PA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免疫功能低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经鼻留置胃管,抗生素的应用是ICU患者感染PA的主要因素。结论对PA感染的护理对策是减少侵袭机会,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而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另外要防止交叉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呼吸机内环路口细菌污染情况,为呼吸机管道的使用消毒规范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定期对入住ICU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内环路、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按常规方法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呼吸机内环路出口、入口处所采108份标本中,共有阳性标本20个,阳性率为18.5%;20例患者痰标本中,有1例患者痰液标本与呼吸机内环路入口处采到同一种菌.[结论]必须加强呼吸机内环路接口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血滤,CVVH)与间歇性血液滤过(间歇性血滤,IHF)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sARF)的疗效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353例肾脏替代治疗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其中,4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sARF患者进入研究。16例行CVVH(CVVH组),26例行IHF(IHF组)。结果:CVVH组与IHF组的APACHEⅡ平均值、病死率和最低平均动脉压(MBPmin)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30.3±9.3VS26.6±8.6、81.3%VS61.5%和(66.2±13.4)mmHg vs(69.6±15.6)mmHg。死亡患者的APACHEⅡ平均值明显高于存活者,分别为31.2±7.1 vs 20.9±8.6,P〈0.01。APACHEⅡ分值与MBPmin的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与IHF相比,CVVH未能明显改善sAR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未能明显降低病死率。病情的危重程度是sARF患者预后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有效沟通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保留人工气道依从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ICU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有效沟通方法以提高患者保留人工气道的依从性.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6年12月ICU收治的164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沟通计划:对初次插管患者沟通工作做在前;对插管后入ICU的患者立即进行宣教,对于听不懂医生的话、不识字或无书写能力的患者采取无声交流(应用图画板或词组卡片),对短期应用机械通气、神志清楚的患者采取手势法进行无声交流,对清醒、双手能活动的患者采取用纸和笔写字的方式进行无声交流;置管持续期间及时反馈沟通效果,个别病例重点交班;规范护理常规,检查等操作过程中做好解释工作.结果 气管插管患者自行拔管率实施有效沟通后,从6.6%下降到了1.8%.结论 沟通与宣教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对人工气道依从性,使气管插管自行拔管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创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防、治疗与急救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8例创伤DIC患者予以紧急处理,加强监护及早发现DIC征象,做好心理护理配合治疗与护理。结果:38例创伤DIC患者中死亡15例,自动出院10例,治愈13例。结论:及早发现并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创伤DI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本科自 1999年 4月采用PRISMA血透机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 (CRRT)以来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现将有代表性的 7例重危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 ,男 5例 ,女 2例。其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1例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期、休克1例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1例 ,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晚期 1例 ,重症肺炎 1例 ,冠心病、高血压1例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伴重症肺炎 1例。 7例患者均有MODS存在 ,均进行CRRT治疗。其中日间CRRT 1例 ,持续CRRT 6例 ,维持时间 4~ 6 2h。术中发生体外循环气栓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对10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准备,术后比较2组呼吸道带菌率、发热比例、发热平均天数、咳嗽比例、咳嗽平均天数。结果2组呼吸道带菌率、发热平均天数、咳嗽平均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与咳嗽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能有效减少术后呼吸道感染例数,减轻呼吸道感染症状,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