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BI-RADS分级与病理检查结果在诊断乳腺癌过程中的相关性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有乳腺包块患者,先对其进行超声BI-RADS分级评估,再进行术后病理检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运用价值。结果 70例患者中被评估为5级23例,4a级17例,4b级10例,4c级13例,3级7例,BI-RADS 5级和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BI-RADS 3~4级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肿块直径2 cm,纵横比1的乳腺癌患者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鉴别诊断中,超声BI-RADS分级评估仍然有一定的困难,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BI-RADS分级对乳腺癌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逐步成为乳腺癌筛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ZH2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腺病、92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和2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组织中EZH2和p53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EZH2在ILC与ID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乳腺腺病组织中的表达低于ILC与IDC组织(P<0.016 7)。EZH2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等均无关,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分子亚型、生存状态及p53表达有关(P<0.05)。p53蛋白在乳腺腺病和IL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其在ID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ILC与乳腺腺病组织(P<0.0167)。p53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无关,与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分子亚型及生存状态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ZH2及p53蛋白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乳腺腺病、ILC及IDC组织中,EZH2及p5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二者表达呈正相关。EZH2及p53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和传递体,并比较皮肤渗透性,从而进一步有效优化药物的经皮转运。方法:通过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值和包封率对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及传递体进行了初步表征,运用Franz扩散池和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考察了3种囊泡的经皮转运情况。结果:当二元醇脂质体包封率最高(89.1±0.42)%时,乙醇-丙二醇=7∶3,且二元醇脂质体(乙醇-丙二醇为7∶3,W/W)在皮肤中24 h的累积渗透百分数分别是乙醇脂质体和传递体的3.9和5.4倍。结论:二元醇醇脂质体(乙醇-丙二醇为7∶3,W/W)时,有效地改善了药物在醇脂质体中的包封率,且显著增加的药物在皮肤中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脑的缺氧损害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并可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近年来,由于产科监护技术的进展,其发病率远超过产伤性颅内出血,成为围生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何有效治疗HIE,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Miller和Westi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低温治疗窒息的概念,即窒息时通过迅速降温可使机体在缺氧情况下重建氧的供需平衡,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采自甘肃省内16个不同种植区板蓝根中(R,S)-告依春进行含量测定,为甘肃地产板蓝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测定方法,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01%磷酸水溶液(7∶9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5nm;柱温:30℃。结果 (R,S)-告依春在进样量在0.02385~0.71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1%,RSD为1.16%。结论该法能够快速、准确测定板蓝根药材中的(R,S)-告依春含量,可以用于板蓝根质量评价和优化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胃癌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蛋白的表达,总结其在癌组织及癌间质中肿瘤浸润单核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mononuclear cells, TI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探讨影响胃癌PD-L1蛋白表达的病理学因素,以提高其判读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5~2019年期间110例行胃癌根治切除术标本,运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PD-L1蛋白表达,观察其在癌组织及TIMCs中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特征,计算并比较不同判读方法下PD-L1蛋白表达及其检测阳性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运用CPS、TPS及MIDS三种不同的判读方法,胃癌中PD-L1蛋白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6.4%、24.5%、42.7%,三者一致性较好(P0.05)。其中运用CPS检测的阳性率最高,且呈高表达者最多。CPS、TPS及MIDS三者检测阳性率与胃癌肿瘤实质性坏死、TIMCs数量、肿块大小呈正相关(P0.05),其中CPS检测PD-L1表达还与癌组织浸润深度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变部位、组织学类型等均无关。PD-L1蛋白高表达者在胃癌组织的分布以弥漫性分布特征为主,低表达者以斑驳样分布特征为主,且无论表达高低均存在癌巢与间质接触面区域PD-L1着色强度较高的苔藓样分布特征。TIMCs中PD-L1阳性表达亦以苔藓样分布特征为主,着色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且接触面并列分布的癌细胞也更易见PD-L1阳性表达。结论胃癌中PD-L1蛋白检测以CPS判读指标为优。进展期胃癌中,当肿块直径5.0 cm、TIMCs数目较多、肿瘤实质性坏死明显时,PD-L1均易呈阳性,且癌巢与间质接触面区域易出现PD-L1表达或表达较高的情况,判读时要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0.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科疾病常伴随骨与软组织的多重损伤,而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也成为众多骨科学者关注的热点[1].感染性骨缺损多由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导致,部分由闭合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引起,少部分由血源性骨髓炎引起.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超过30%[2].胫骨是常见的感染部位之一,严重创伤后周围软组织血运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